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生活 >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5 题号:21631448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联合国《世界城镇化展望(2018年年版)》等资料编制

材料二   1773年,曼彻斯特的人口密度是每英亩165人。利兹从1725年的每英亩275人增至17701771年的每英亩365人。到了19世纪早期,几乎所有快速增长的大城市的人口密度都达到了每英亩300人……作为曼彻斯特下层工人阶级的特色住房,地下室的普及是住房数量不足的必然结果……工业城市内公共空间的缺乏既会使城市居民因缺少锻炼而影响身体健康,也会使城市居民精神生活空虚、流连于酒馆和赌场,从而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梁远《近代英国城市规划与城市病治理研究》

材料三   (截至1940年)曼彻斯特在公共卫生阶段对房屋的排水排污问题最为关注,市议会通过翻新或改建的方式,令大多数房屋拥有独立卫生间,原有的坑厕基本被桶厕替换,房屋的卫生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在综合规划阶段,曼彻斯特选择以新建卫星城市的方式缓解市内人口、住房、工业等诸多压力。维森沙维作为英国第一座卫星城市,得到了综合性的合理规划,各功能区的分布井然有序。曼彻斯特市议会还联合周边城市,以建立区域规划委员会的形式,尝试进行更大范围内的综合规划,为战后英国区域规划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梁远《近代英国城市规划与城市病治理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英国和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城市病”的表现。
(3)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英国城市病治理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1800年,英国伦敦的人口达到了100万,还有其他6个城市的人口在5万和10万之间。50年之后,伦敦的人口飙升到了236万,有9个城市的人口超过了10万,另外有18个城市的人口在5万和10万之间。到1850年,英国有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或者城镇中。

——摘编自唐庆《近代英国农村人口的迁移与城市化》

史料二   中国近代意义上的城市应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才产生的……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中国传统的封建城市开始向近代资本主义城市方向发展。1921年中国第一个市政厅——广州市政厅成立……但是,中国城市化进程非常缓慢……(到1949年)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只有10.6%。

——摘编自马春辉《中国城市化问题论纲》

史料三   中国城市化水平变化表

年份城镇人口/万人城市化率/%新建城市/个新建城镇/个
19791849518.962162361
19862636624.5234710718
19953517429.0464017532

——摘编自叶剑平等《中国城镇化发展战略》

【探究】
(1)据史料一、这一时期英国伦敦和其他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结合史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化兴起和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
(3)据史料三、中国城市化进程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背景。
2024-02-05更新 | 2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以来世界各国在经济转型期都发生了劳动力大规模迁移的问题,也带来了迁移人口子女升学问题,对此各国都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如美国实行“户籍等待期”制度,州政府对迁移到本州的居民设置了户籍条件,满足这一条件才能获得本州居民所享受的教育权利和利益。这些条件大致分为三种:一是新进入该州的居民必须居住一年后,才能获得本州长期居住居民的待遇。二是要求在人生的某一特殊时期是该州的居民。三是一旦某个人被确认为本州的真实居住者,即可享受本州居民的待遇。

——摘编自张慧洁·文达等著《二战以来各国迁徙人口教育保护政策——兼论流动人口及子女受教育权的法学问题》

材料二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的城市外来流动人口已经达到1.2亿,流动儿童数量已经达到近2000万。这些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引起了各方关注。进城务工就业农民流入地政府(以下简称流入地政府)负责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的义务教育工作,并将其纳入当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范畴和重要工作内容。财政部门要安排必要的保障经费。价格主管部门要与教育行政部门等制订有关收费标准并检查学校收费情况。社区对未按规定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父母或监护人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其尽快递子女入学.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

——摘编自《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解决迁移人口子女升学问题的措施,并概括其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外来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的产生背景,并简述解决此问题的历史意义。
2023-11-28更新 | 4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人类城市化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不同时期的城市折射出当时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阅读材料,回 答问题。

材料一   凡民人所屯聚者,谓之村;有商贾贸易者,谓之市;设官将防通者,谓之镇;亦有不设官而称镇 ……城市则是有着更加多元、开放特质的人类聚落,城市作为一个不同于乡村的聚合体,具有经济角色、政治角色、文化角色和流通角色四种职能。

——整编自周大鸣《从乡村到城市:文化转型的视角》

材料二   近代中国出现的新兴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香港、青岛等长期为列强占据;上海、天津、汉口等被辟为通商口岸,出现了畸形繁荣的商业区;近代工矿企业、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唐 山、无锡等城市的兴起;郑州、石家庄等因地处铁路枢纽得到很大的发展。

—摘编自周谷城《现代中国社会变迁概论》

材料三   19世纪城市交通的大变革促进了商品流通和人口流动,带动了商贸服务业如建筑业、邮政通讯、商业服务、教育科技、文化娱乐、金融保险等的发展……随着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发展,英国城市人口激增,城市问题日益明显。

——摘编自欧阳萍、方文《19 世纪英国城市交通的发展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人类居住环境演变的三个阶段,并指出其中最后一个阶段居住环 境的主要含义。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近代城市兴起的原因。并结合所学,从全球贸易网形成角度,说明此时 外国资本主义不断入侵的动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交通发展对城市化的影响。
2023-04-28更新 | 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