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 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54 题号:21687293
史书记载,秦末陈胜在当佣工时曾对同伴说“苟富贵,勿相忘”;项羽看到秦始皇东游时,对项梁说“彼可取而代也”;刘邦在咸阳服徭役时看到秦始皇出巡,感叹道“大丈夫当如此”。这反映当时(     
A.社会矛盾极其尖锐B.封建等级关系森严
C.政府鼓励积极进取D.社会阶层流动性大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次起义爆发并得到各地农民纷纷响应的原因是(  )
①秦朝的徭役繁重 ②秦朝的赋税很重 ③秦朝统一度量衡 ④秦朝的刑法严酷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D.②④
2020-03-19更新 | 9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据《史记·陈涉世家》记载:“九百人屯大泽乡……会天大雨……失期,法皆斩。”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竹简却记载:“御中发徵……失期三日到五日,谇……水雨,除兴(注:发徵:征发徭役;淬:斥责;除:免除)。”这说明(     
A.历史解释与历史事实难以统一B.历史事实因史料冲突无从确证
C.历史研究应坚持“二重证据法”D.多元历史解释能认知历史规律
2024-03-15更新 | 14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探究秦朝短命而亡是历代的热点话题。下表是不同时代文人的观点。影响以下历史认识的主导因素是(     

作者

观点

出处

贾谊

(前200—前168年)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过秦论》

杜牧

(803—852年)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阿房宫赋》

苏轼

(1037—1101年)

“惟商鞅变法,不顾人言,只能骤至富强,亦召怨天下”

《上神宗皇帝书》

A.历史经验B.史料来源C.研究方法D.主观动机
2022-11-14更新 | 6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