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 选官制度(汉-唐) > 隋唐科举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5 题号:21759526
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据此可知,中国古代科举选官制度(     
A.避免了家世出身对人才选拔的影响B.标准单一、压抑个性、禁锢思想
C.分科细致、选官制度凸显等级森严D.开启了分科取士的官员选拔方式
【知识点】 隋唐科举制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天下一家,故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惟材是择。”此主张反映的制度是
A.世卿世禄制
B.推举制
C.军功授爵制
D.科举制
2019-05-03更新 | 7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美国汉学家卜德说:“科举制无疑是中国赠予西方的最珍贵的知识礼物。”《剑桥中国隋唐史》的编者崔瑞德认为,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材料说明
A.西方国家也采用了科举制选拔人才B.部分西方学者对科举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C.西方国家对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十分推崇D.科举制是公平公正选拔人才的有效制度
2020-10-17更新 | 33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魏晋时期的士族是指门阀贵族,但是到了唐朝后期,士族是指读书应举的布衣之家,或指进士出身的家族,也指公卿百官,虽然还没有一个非常确定的含义,但无论如何都不是用来指称魏晋时期的旧士族,也不是用来指称他们的后裔。这种变化反映了
A.科举制赋予士族新的内涵B.封建四民结构得以重建
C.门阀政治退出了历史舞台D.九品中正制走向了衰落
2022-05-08更新 | 4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