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生活 >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7 题号:2181417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80年,英国工厂中纺纱机器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英国的工厂仍拥有全球机械化纱锭数的2/3,欧洲和美国大片地区都依赖可预测的底价棉花供应。1786年,美国的种植园主开始大量种植棉花,美国向英国出口的棉花数量迅速增长。18世纪末美国诞生,宪法对奴隶制的维护,使美国的种植园主有着不受限制的土地、劳工、资本供应和无与伦此的政治权力。奴隶制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动员大量劳动力,而且催生了一种以暴力监管和无休止的剥削为特征的体制,这在劳动密集型工作中和适宜的气候、肥沃的土壤一样重要,1793年,惠特尼建造了一种新轧花机器,将轧花的生产效率提高了50倍。19世纪,联邦政府侵略性地获得了许多新领土,或从外国政府那里获得,或通过武力逼迫美洲印第安人获得,这些土地都非常适宜棉花种植,直到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棉花产业和奴隶制携手并进、同步发展,美国成了新兴的棉花帝国。

——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材料二   在美棉引进中,民国政府居功至伟。这一时期,由于经济发展,国内的纺织业对棉花需求猛增。1927年—1931年间,外棉平均每年输入量为2.22亿斤以上,由此带来的成本提高,利权外溢等后果,妨碍了我国棉纺织业的发展。所以政府倾向于用少量金钱,从美国引进适合中国的新品种脱里斯棉,进行本地栽种。19319月,实业部向河北实业厅下达农字第八六二号训令,今其“设场试验”。中央决策很快以地方农业管理部门训令的方式,下达到各县区。面对脱里斯棉引进以来所出现的品种退化的现象,1931年,河北省立农事第三试验场由美国购入新脱里斯种和金氏棉进行试种并推广。1931年,河北美棉种植种植面积达118万余亩,总产量也升至1.35亿斤。自1937年起,河北政府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美棉栽培宣传推广活动。1935年中央设立棉业改进所,其宗旨是“担任各该省之棉作改良及推广事宜。”作为分支机构的河北棉产改进所不久成立。与养蜂,养猪、园艺等事业的昙花一现的不同之处在于,对其的引进和栽培一直贯穿于河北外来物种引进工作的始终,抗战爆发后,引进工作被迫停止。但战后的各届政府始终将河北棉业的复兴和发展寄托于美棉栽培的普及之上,河北之所以成为如今的农业大省,与早期美棉的大规模引入和大面积栽培是息息相关的。

——摘自王晨《全面抗战前(1912-1937)河北外来物种引进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上半叶美国成为“棉花帝国”的原因,以及由此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河北引入美棉的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美国棉花种植与近代河北引入美棉的不同。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世界工业平衡变化(1860-1900年)(按各国工业生产次序排列)

次序
年份

1

2

3

4

1860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1880

美国

英国

德国

法国

1900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工业生产的上升(1913年=100)

年份

德国

大不列颠

法国

俄国

意大利

美国

世界

1860

14

34

26

8

8

14

1870

18

44

34

13

17

11

19

1880

25

53

43

17

23

17

26

1890

40

62

56

27

40

39

43

1900

65

79

66

61

56

54

60

1910

89

85

89

84

99

89

88

1913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实际工资的增长(1850-1913年)(1913年=100)

年份
国别

1850

1860

1870

1880

18190

1913

英国

57

64

70

81

90

100

法国

59.5

63

69

74.5

89.5

100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表格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说明判断依据。
2024-02-02更新 | 1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整个思想界不禁为之亢奋。人们因此发现,原来整个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自然界,不过是按某种法则运转的巨大的机械装置,而其中并没有上帝的地盘。于是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动摇了,唯物主义思潮开始盛行。到18世纪后半期,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其突出。极富玄想天分的法国人还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

——摘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科学对工业的影响的最惊人的例子之一可见于煤衍生物方面。煤除了提供焦炭和供照明用的宝贵的煤气外,还给予一种液体即煤焦油。化学家在这种物质中发现了真正的宝物——种种衍生物,其中包括数百种染料和大量的其他副产品如阿司匹林、冬青油、糖精、消毒剂、轻泻剂、香水、摄影用的化学制品、烈性炸药及香橙花精等。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独立宣言》已宣布:“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于是,美国人民就在革命期间和革命之后,通过了旨在使这一宣言不仅在纸面上而且在生活中得到实现的种种法律……然而,美国革命在当时却具有深远的影响。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在美洲的建立,在欧洲被广泛地解释为:“它意味着启蒙运动思想是切实可行的——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有可能制定一种建立在个人权利的基础上的切实可行的政体……美国已成为自由和机会的一个象征。它作为没有以往数千年的负担和沉淀的一块新的土地而受人羡慕。”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三分析,为什么说美国革命“在当时却具有深远的影响”?
(3)有人指出,近代西方发生的三次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从而使西方能够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试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例,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16-11-27更新 | 58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社会的基本轮廓刚刚从西欧的地平线上升起,关于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可能带来的前景就引起了各式各样的评论。新兴工业主义带来的机械化、都市化、物质追求、环境污染、社会矛盾、生活方式与人际关系的剧变,激起了社会改革的理论家们的激烈谴责。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批判,大致可分两大流派:自由资产阶级改革派中的人文主义批判思潮与新兴工人运动派别中的社会主义批判思潮。

——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在人类文明和历史学研究领域,科技革命可以从两个层次进行观察。在世界科技层次:科技革命是科技范式的转变,关注科技自身的变化。在人类文明层次:科技革命不仅是科技范式的转变,而且是科技与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相互作用的结果。简单地说,科技革命是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统称,指引发科技范式、人类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革命性转变的科技变迁。

——摘编自何传启《第六次科技革命预测及中国的应对之策》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社会改革的理论家们的激烈谴责”是针对当时新兴工业主义带来的哪些社会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1世纪网络时代”带来的美好社会变迁。
2023-11-27更新 | 7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