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史学热点 > 史学研究 > 史学研究方法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79 题号:21822848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西晋史家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诸葛亮:“谓识治(治理国家)之良才,管(仲)、萧(何)之亚匹夫。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用兵谋略),非其所长欤。”该评价引发了关于“陈菲是否有意贬抑诸葛亮”的长期争论,成为一桩史学公案。此案在历代史书中的书写情况大概如下:

东晋

王隐《晋书》引时人之传言,曰:“(陈)寿父为马谡参军,诸葛亮诛谡,髡其父头(剃发之刑),亮子瞻(即诸葛瞻)又轻寿,故寿撰《蜀志》,以爱憎为评也。”

北宋

萧常《续后汉书》批判陈寿的《三国志》“以魏为正统,以蜀称汉”的做法,并称陈寿因其父“以罪为诸葛亮所髡”,于是“贬其号而诋讪其君臣(刘备和诸葛亮),是以尊魏也”。

明朝

胡应麟《少室山房集》认为陈寿修撰《三国志》,“实奉命晋君者也”,而骨以魏为正统,故“不得不纡回其笔”。而且陈寿在其书中也累记诸葛亮之战功,“所为扬诩武乡(即诸葛亮)之将略,固已至矣”。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陈寿贬抑诸葛亮”案的历史书写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历史事实”与“历史书写”之间的关系。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虽曰病宜速救,要须临事不惑。唯当审谛覃思,不得于性命之上,率而自逞俊快,邀射名誉,甚不仁矣……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偶然治瘥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肓也。

——摘编自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之《大医精诚》


(1)根据材料,归纳“大医精诚”思想的具体内通。
(2)结合所学,指出上述材料所具有的史料价值。
2023-02-10更新 | 18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发表了《新史学》一文,将“史界革命”推向高潮。在文中,梁启超把中国旧史学的弊端概括为四弊、两病。在比较中西史学的特征时,梁启超说:“中国之史,长于言事,西国之史,长于言政。言事者之所重,在一朝一姓兴亡之所由,谓之君史;言政者之所重,在一城一乡教养之所起,谓之民史。”受严复、康有为等人影响。梁启超将西方进化论和儒家“三世说”相结合,形成了探求历史进化和历史因果关系的史学思想。“新史学”一派的人物,大都立志发掘历史演进的轨迹以及各种史实间的关系。梁启超指出,“历史者,以过去之进化,导未来之进化者也”,后人可以“循理,率其例。以增幸福于无疆”。同时,文物的大量出土以及内阁大库档案资料的整理,促进了新史学与新历史考证学的结合。其中罗振玉的《殷墟书契前编》,夏曾佑的《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陈宸的《读史总论》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1)根据材料,概括梁启超对“新史学”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史学”与马克思主义史学有何相同之处。
2022-03-09更新 | 7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年7月,中英第一次厦门之战,清军被打死9名士兵,档案中留下了他们个人情况的资料:

士兵年龄身份家庭情况
中营守兵林喜成年三十五岁鸟枪手母陈氏,妻李
氏,子注
左营守兵吴灿生年二十五岁鸟枪手妻傅氏,男顺意
左营战兵吴观赏年四十三岁鸟枪手妻孙氏
左营守兵王大猷年二十九岁鸟枪手母吴氏
右营战兵邱明禧年三十九岁弓箭手祖母林氏,母 刘氏,妻陈氏
右营战兵张世泽年五十九岁鸟枪手母余氏,妻黄
氏,男光灿
前营战兵胡满才年四十七岁鸟枪手男印蓝
后营战兵周瑞安年二十二岁鸟枪手继父厂,母徐
氏,弟举
后营战兵吴振胜年二十四岁藤牌手父俊,母林氏,
兄词,弟贤

材料二   清军绿营、驻防八旗的士兵,分马兵、战兵、守兵三种,每月领取粮饷,其标准分别为0.3石、2两,0.3石、1.5两,0.3石、1两。

材料三   1838年,湖广总督林则徐称:“窃思人生日用饮食所需,在富侈者,固不能定其准数,若以食贫之人,当中熟之岁,大约每人有钱四五分,即可过一日,若一日有银一钱,则诸凡宽裕矣。”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清代历史档案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鸦片战争时期的清朝历史有哪些史料价值。
2021-01-16更新 | 1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