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生活 >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65 题号:2192050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兼并六国的过程中,秦始皇令人依六国宫室图样重建大批宫殿。于是以咸阳为中心,在渭水之北组成了宏大的宫殿建筑群。统一全国之后,秦始皇决意立万世基业,“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依始皇之意,朝宫上应“天极”。是以天极星即北斗七星中最明亮的一颗为地上帝王之象征。围绕着它,有象征三公、后妃及其他大臣的星宿。秦始皇以朝宫上应天极,独居前方(北半球宫室南向,故古人以南方为前方),似率领咸阳诸宫室而为之主宰。

——史建群《简论中国古代城市布局规划的形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秦朝都城建筑的形制。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以前在城市行政管理上长期存在的坊市分割制度,便是基于行政管理上的方便考虑的。`宋代随着民众侵街现象的发生城市不再只是单一的政治、军事中心,还成为经济、文化中心,城市的面貌越来越具有浓厚的经济色彩。据学者体计,北宋全境拥有10万户的城市约有40多个,到宋徽宗时上升到50多,数量超过汉唐数倍,以工商为业的戒市居民成分与日俱增。环城草市扩大了原有城市的规模和范围,创出了中国古代城市摆脱坊市分离的新道路。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财富的增长,商品意识也在迅速向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渗透,这使宋代带有明显消费性和商品化色彩的城市文化娱乐活动日益兴盛起来,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化存在。宋代租佃关系盛行,农民具有了相当大的人身自由。城市中的大批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海内外一些史学家认为中国古代城市在宋代已经背离了传统格局而进入了真正的“城市革命”时期。

——摘编自郭学信《论宋代城节发展的时代特征》

材料二   1915年中国10万人以上的大中城市一览表(局部)

排名

城市

城市人口

是否开埠

1

上海

1000000

开埠

2

西安

1000000

3

广州

900000

开埠

4

汉口

821280

开埠

5

北凉

700000

6

福州

624000

开埠

7

重庆

517000

开埠

8

兰州

500000

9

佛山

500000

10

成都

450000

11

昆明

450000

开埠

12

南京

368800

开埠

13

南昌

300000

14

长沙

250000

开埠

——摘编自何一民《试析近代中国大城市崛起的主要条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城市革命”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的特点,并指崛起的主要因素。
2022-11-15更新 | 8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客家民居建筑是体察客家文化特质的重要视角之一。福建土楼是一种极具客家民系风格和山居地域文化特色的民居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   历史上客家迁移及动因

迁移时间迁移动因迁出地域迁入地域
317—879年中原旧地江淮流域
8801126年黄巢起义皖、豫、鄂、赣等皖南、赣东南、闽西南、粤东北
1127—1644年宋高宗南渡金人、蒙古人南下入主中原闽西、赣南粤东北
1645—1867年满人南下入主中原闽西南、赣南、粤东北粤中部及滨海地区与川、桂、湘及台湾
1867年以后太平天国起义粤东北及中部等广东南路与海南岛、川、桂、南亚等地

——根据罗香林《客家源流考》整理

材料二   2   福建土楼的一些相关研究与描述

相关研究与描述出处
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总数达30000多座。土楼分布尤为集中的闽西南地势险峻,人烟稀少,一度盗匪四起。土楼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按一定比例将未经烧焙的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拌合,用夹墙板夯筑而成,是一种自成体系的生土高层建筑类型。吴海波《福建土楼,客家传奇》
土楼房间的规格大小一致。土楼均只有一个大门供出入,楼内均有天井,可储半年以上粮食。建方楼时在楼角基石刻上泰山石敢当字样,或在楼角钉上绘有八卦、写上字符的木板,用以避邪。据说圆楼无角煞气能滑走,故清代以后的土楼多为圆楼。大多数土楼的命名也寓意隽永、意味深长,或以方位命名,或以主人名字命名,或为纪念先祖定名。
明万历以后,闽西广种烟草,所产条丝烟因质地精良而销路日广,以致人称烟魁而作贡品。客家人广设烟行,普通烟农也有受益。居民收入普遍增长,士大夫日益增多,大兴土木,土楼建筑进入鼎盛期。特别是商贾富户、达官显贵,出于防卫、聚族而居、追慕高贵豪华气派等需要,建造庞大的土楼,并冠以大夫第”“中书第”“太史第等称号谢莉《福建土楼形成发展的历史地理环境研究》
客家先民对土楼选址十分讲究。永定民间有南田北屋之说,把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作为最之地土楼内一般都挖有两眼水井,且呈东西或南北对称,象征日月或影射太极图中阴阳鱼的眼睛余德辉《福建永定土楼:世界民居奇葩》
在永定,每座土楼几乎都有私塾或学堂,都有意味深长、工整对仗的楹联,有些土楼还有众多名人题刻。楹联如振纲立纪,成德达材”“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必太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宜重法人伦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表3空白处的迁移动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客家民系形成过程呈现出的显著特点。
(2)提取表1、表2中的相关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福建土楼民居模式的发展演变是一部社会变迁史。
2021-02-01更新 | 19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中期商业出现繁荣,一些原为政治和军事中心的城市,大多发展为商业中心。由于首都长安的规模最大和最为繁荣,长安城外城共有108坊,这里主要是王侯将相大小官员的住宅,坊外围东西二市,店肆林立,排置有序,商品充足,行人鼎沸。由于经济的繁荣,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达,交通事业亦大大地发展起来,各大城市之间,特别是长安同各地都有宽阔的驿道。

材料二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到北宋有一个新的变化,当时的商业最为发达的是都城开封,到处是手工作坊,到处是商店,酒楼,茶馆,旅社,行商坐贾,人来车往,热闹非常。市场上的商品从金银器具到水产果品,应有尽有,街道上的营业,既有日市,也有夜市。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启良《中国文明史》

材料三   安史之乱后,节度使往往于要冲设镇,派遣心腹主持镇务,插手地方政治,从事商业经营。两宋之时,既裁撤旧镇,也建置新镇,盖因诸镇“人烟繁盛”“居民不雷数千家”,镇的主要官员由镇将逐渐变为监镇、巡检等。监镇负总责,巡检管治安,还有专门的监酒、监盐等掌税收。熙宁四年(1071),神宗下诏,“勾画天下州、府、军、监、县、镇地图”。

——据于云汉《宋代“镇”的废与置》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宋城市发展出现的新变化及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镇的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城市发展的认识。
2023-06-24更新 | 1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