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4 引用次数:115 题号:2202614
王艳同学在翻阅某个时代的报史资料时发现了下列宣传口号:“无煤也炼焦,无焦也炼铁”、 “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牛,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 “一天等于二十年,共产主义在眼前”。这个时代是
A.过渡时期B.大跃进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初期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建国初,我国教育部规定高中开设俄语课程,高校中也多设俄文课程,1952年底还建成了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其目的在于(       
A.满足语言多元的需要B.满足文化教育的需要
C.满足一五计划的需要D.满足苏联主导的需要
2023-01-06更新 | 4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武力在中国计划经济的重新审视与评价(载《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4期)一文中认为在新中国成立后,朝鲜战争的爆发,使中国的国家安全受到威胁。而国内落后的工业和众多的人口,使得建立独立工业体系和提高积累率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在这种背景下,强大的政府自然要选择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而这种要求与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目标相结合,就使中国走上了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道路。这说明
A.朝鲜战争是中国实行计划经济的根源
B.国内国际环境迫使中国实行计划经济
C.计划经济是现实和党的目标结合而成
D.单一公有制经济实行是工业落后导致
2019-12-24更新 | 3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下面是1953—1965年我国资金流动情况表,决定表中资金流向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发展规律
B.国家经济政策
C.产业结构现状
D.国际关系格局
2019-07-13更新 | 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