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 戊戌维新运动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04 题号:22236108
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唐以后中国尽管经历了分合动荡,但文化认同的传统仍得以延续和发展。明朝的建立,从观念和实践上巩固了以文化认同为基础的东亚文明体系。

——摘自张乃和《大国的社会性质、历史类型与文明形态》

材料二   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麋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多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

材料三   健全的文化心态,不是文化自负,也不是文化自卑,而是清醒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

——摘自左玉河《大历史视域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1)解释材料一“文化认同”的内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变局”中的文化新现象。
(3)根据材料三,简述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文化自信”的史实依据。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西方列强开始向清政府提出筑路要求。多数官员认为修铁路将惊动山川之神招致早潦之灾,故修铁路“有大利于彼,有大害于我”成为清政府朝野上下的共识。1872年英商在天津租界内建了一条铁路,试车当日“观者甚多”“观者皆称美”,大家“欣喜而散”。19世纪70年代,在华传教士和一般西人所办的刊物中,频频出现详尽介绍铁路工程及样式的文章,使铁路渐成热门话题。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将修建铁路视为救国利器。自1897年到1903年,清政府通过抵押路权等方式向西方列强借债4.59亿元用于修筑铁路,并鼓励华商投资筑路。

——摘编自李书领《试论晚清时期国人的铁路文化观》

材料二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从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发展铁路事业。20世纪50年代初,铁路部门在各级党委和政治部的领导下,通过生动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在铁路建设中保证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在铁路建设中融入思想教育工作,要求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设铁路”精神。同时,党中央果断地调动人民军队,集中最精干的力量开拓建设铁路。规划于清末的成渝铁路,1950年正式开工后只用两年就全线贯通。新中国废除了旧中国铁路分散管理的体制,实行国家统一管理的新体制,有利于统一调配、保证重点。

——摘编自姜尧《中国共产党与建国初的铁路建设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时期对修筑铁路态度的变化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铁路建设的经验。
2021-09-02更新 | 27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08年,光绪(38岁)和慈禧(73岁)先后离世,引发了民间的种种猜想。关于光绪死因,有学者整理了如下史料:

材料一   史料1   “清之亡,虽为隆裕(光绪的皇后),而害先帝(光绪),立幼主,授载沣以重器,其祸实归于孝钦(慈禧)也。”

—起居注官恽毓鼎《澄斋日记》

史料2   “十月二十一日,子刻,张仲元、全顺、忠勋请得皇上脉息如丝欲绝。肢冷、气陷。二目上翻。神识已迷。牙关紧闭,势已将脱。谨勉拟生脉散,以尽血忱。人参一钱,麦冬三钱,五味子一钱。水煎灌服。”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光绪三十四年皇上脉案(三月二十四日立)》中最后一条

材料二     为了研究光绪的真正死因,一些史学家历时三年,进行《清光绪帝死因专题课题》研究,现节选部分实验过程和数据如下表:

(注:实验结果表明:光绪帝尸体上砷化物是三氧化二砷即砒霜;检测数据部分,均系北京市公安局张新威先生提供。)

—摘编自戴逸《光绪之死》

(1)根据材料一的两则史料,指出其史料价值,并做出合理推断。
(2)根据实验过程和数据,分别试写实验结论。
结论1
结论2
结论3
2024-01-24更新 | 5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1948毛泽东在《将革命进行到底》中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作为“造成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先决条件”
1954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榆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
1983邓小平说: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摘编自杨德山《中国式现代化的百年探索和实践经验》、俞祖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历程》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前期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54年“四个现代化”目标提出的背景,并简析新中国现代化取得显著成就的历史经验。
2024-04-15更新 | 6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