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生活 >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 题号:22297770
城市与社会保障

材料   古罗马城与西汉长安城平面图



观察材料中的城市平面示意图,结合所学,概括古罗马城和长安城布局的不同点。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长江中游市镇由州县派驻守备、把总、千总、外委等武官,而巡检司是进驻市镇的主要官方机构,“以检防有道,讥察有方”。市镇驻防官兵的开支列入地方财政,除武官外,政府另派驻文职人员参与市镇管理。市镇间还设有税关或税课局,赋税上缴州县。市镇“设有乡约、里正,以编保甲而稽赋册”。“保甲,市镇设客长,棚民设棚长,均当堂报名具结,给与腰牌,稽查匪类逃人及违禁等事”。市镇中的牙行及牙人穿梭于客商与本地货主之间,兼任中间商角色,“牙行辈按月朔望莅府,听点受约,乃请于当道,下令以局地为场,以听点之日听民与商负货为市,设耆民以平价……民乐从而集成矣”。在一些市镇中,牙人穿梭于县城和市镇之间,成为市场规划及管理的实权人物。

——摘编自任放《明清长江中游市镇经济研究》

材料二   依据宪法,美国政府体系由联邦、州和地方(包括县、市、镇、学区和特区)三级政府组成。在新英格兰地区,虽然镇是处于县之下的地方单位,但是,县不过是一种司法行政区域,地方政府的职责主要是由镇来行使的,且一般不受县的直接干预。随着人口的增多,居民需要更多更好的服务,经居民投票可以申请建镇。镇民大会是镇的最高权力机关,也是镇的决策机关。行政机关是镇委员会,由三至五人组成,镇委员会成员由镇民大会选出。镇政府处在为镇民提供公共服务的第一线,同时,有很多的公共事务并不由镇政府来管理,而是由各种社会团体分担负责。

——摘编自王玉龙《美国乡镇建制及运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长江中游市镇管理机制的构成及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明清时期长江中游市镇相比,近代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的镇在行政管理上的不同及其成因。
2023-08-29更新 | 13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街道两旁是一定高度的建筑物;公寓式的建筑物前一般要加筑柱廊等。此外,每条街道都留有空间建造花园或广场,每所房屋都各自独立以利于防火;每一建筑的下层必须用耐火石材修建,上面各层则用砖石砌成的拱门支撑,三层以下不准使用木梁。每所房屋都有自己的廊院,铺设了向每家供水的水道,街上还增设了众多的喷泉等。但罗马城在帝国时期经过不断的增修、扩建和改建,城市的空地越来越少。至帝国后期,罗马城内已是高楼林立、人满为患,几无可用来规划的余地了。

——唐亦功《古罗马城建筑的分布规律及布局形式》


依据材料归纳罗马城市建设的特点。
2024-01-15更新 | 2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代是江南市镇的发展繁荣时期。各地市镇的大小规模不一、仅常熟一地就有大小八十个市镇。绝大多数市镇都在河道畅通的地方夹河为市,市场都在河道两边与跨河桥畔。市镇发展较快的松江、嘉定、太仓一带,是棉花的产地,棉纺织业发达,如嘉定县“居民以花布为生,男耕女织冬夏无间,昼夜兼营”。大量的布匹成为市镇交易的重要商品。而苏州、湖州的一些市镇则与丝织业发生密切联系,如南浔是湖丝的著名产地,吴江的盛泽、黄溪都以丝织品著称全国。

——摘编自何荣昌《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发展》

材料二   16世纪至18世纪初,英格兰地区的市镇增至700个。为了保证各农户能够进行日常的剩余农产品交换,各镇的集市日子都彼此岔开、互不重叠。在工商业发达的地方还兴起了一批工业集镇,它们一般出现在集市或港口所在地或是水流充沛、落差较大的河谷地区。它们的经济以一项或多项手工业长足的专业发展为特色,同时又对乡村工业的初级产品进行高级加工。市镇还承担起向外输出本地商品和调进原材料的职能。到工业革命前夕,这些城镇都拥有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专市,如粮食市场有九十六个之多,纺织原料及产品(以毛纺织为主)的专市有五十多个。

——摘编自杨杰《英国小市镇与乡村工业化的协调发展》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兴起与发展和17—18世纪初英国工业集镇的异同点。
2024-01-21更新 | 16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