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新中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 三大改造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4 题号:22312908
如表为1953~1957年上海私营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数据情况。据表可知,当时上海(     
时间19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1957年
占比62.46%40%30%15%8%
A.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迅速提高B.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得到落实
C.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D.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建立
【知识点】 三大改造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建国初期,围绕着“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党内出现了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应优先进行生产关系的改造,一种观点则侧重于优先工业化,最终形成了“一化三改,同时并举”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但在实践中,却出现了“一化滞后,三改超前”的状况。这说明
A.工业化道路应服从于所有制改造
B.经济建设出现严重的“左”倾错误
C.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复杂性与曲折性
D.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脱节
2019-05-22更新 | 107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下图为1957-1960年中国经济状况示意图,据此可以推知当时中国
A.三大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
B.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已经形成
C.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
D.经济建设方针需要有所调整
2018-07-22更新 | 5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1956年,我国三大改造完成后,确立了单一公有制的经济体制,其在微观经济运行的弊端暴露出来。为此,陈云提出以开放自由市场方式引入市场机制的解决办法,结果加剧了粮食供求关系的紧张,最终不得不关闭。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引入市场机制,经济快速发展。据此推知
A.公有制经济体制存在巨大弊端
B.市场机制要与生产环节相适应
C.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冲突
D.20世纪50年代已确立市场经济
2018-01-15更新 | 1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