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 孙中山三民主义 > 三民主义的提出与实践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1 题号:224408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从前人民所有土地,照面积纳税,分上中下三等、……要消除这种不合理现象,应该使税和地价相称……不如照价征税,贵地收税多,贱地收税少。……国家在地契之中,应批明国家当需地时,随时可照地契之价收买,方能无弊……国家据其地价,载在户籍,所报之价即为规定之价,此后地价之增加,成为公家所有,私人不能享有其利,地主虽欲垄断,其将何辞之可籍哉。
——摘编自《孙中山个全集》
材料二   1959年5月17日,(古巴)革命政府颁布《土地改革法》,这是革命后颁布的第一个土改法。土改法规定废除大庄园制度,对每个自然人或法人占有30卡瓦耶里亚(约402公顷)以上的土地予以征收。这次土改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没收本国大庄园主的土地,第二阶段把在古巴的全部美国垄断资本所有的土地收归国有。政府没有将征收的大部分庄园的土地在大庄园的农业工人中进行分配,而是成立国营人民农场和甘蔗合作社。
——摘编自肖枫《古巴走向社会主义的独特道路》
材料三 英国两次国有化高潮都由工党领导,除了经济因素外,还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色彩,英国国有化的推行一直受到工党所信奉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想驱使,是其“社会主义试验”的一部分,……凯恩斯主义则认为,在政府调节经济的各项措施中,最重要的是财政调节手段,而财政调节手段之所以能发生作用,关键在于国家拥有越来越多的预算……可见,实行“国有化”最终是为了实现凯恩斯主义所提倡的经济稳定的目标。此外,二战后,英国经济再次遭到重创,经济实力不可挽回地衰落了,人心向往工党倡导的战后新社会。同时,保守党开始反思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经验教训,认识到仅仅放弃马歇尔的局部均衡理论,实行凯恩斯主义是不够的,还必须要辅助以若干的“制度”方面的改良措施。
——摘编自毛锐《论二战后英国国有化运动》
(1)据材料一归纳孙中山提出的解决土地问题的主要手段有哪些,试分析其目的。
(2)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回答,古巴土地改革政策与孙中山的土地政策有何差别?试举例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过的类似于古巴的国有化措施。
(3)据材料三回答,二战后初期英国实行国有化政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综上所述,你认为国家和实行国有化政策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的思想文化活动都是在继承前人思想文化成果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韩非子·有度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学派的思想?同一时期思想界呈现出什么局面?
材料二:他主张走出家门,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他到过许多州县,进行实地考察,写成巨著《天下郡国利病书》

一一《普通高申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三》人民教育出版社


(2)材料二中的“他是指哪位思想家?材料二反映了他什么思想主张
材料三: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是故西洋之言治者曰:“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金扑隶也。”

——严复《辟韩


(3)概括材料三中严复对君主专制的主张这一主张在当时中国的思想领域产生了什么作用?
材料四:“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一一孙中山


(4)材料四阐述的是近代中国哪一重大思想理论?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是如何实践该理论的
材料五:“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中共十八大报告


(5)“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重大理论成果有哪些?
2017-11-19更新 | 3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材料一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是故或于人为既往之陈迹,或于我为方来之大患为缮吾群所有事,则不可不并时而弛张之。

——《民报·发刊词》(同盟会的机关报)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他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计,引导工人们帮助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使工人和贫农与小资产阶级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是:(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材料三   现在民族危机极端严重,国民党已不能照旧不变地统治下去,因而全国人民和国民党中的爱国分子,又有两党合作的迫切要求。因此,重新整顿三民主义的精神,在时外争取独立解放的民族主义、对内实现民主自由的民权主义和增进人民幸福的民生主义之下,两党重新合作,并领导人民坚决地实行起来,是完全适合于中国革命的历史要求,而应为每一个共产党员所明白认识的。共产党人决不抛弃其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他们将经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阶段而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阶段。

——《毛泽东选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1937年5月)》


请回答:
(1)列举19ll~1912年间的史实说明材料一主张的实施情况。
(2)比较材料一、二中,中国共产党与同盟会的革命纲领的不同点。
(3)比较材料二、三中,中国共产党在政策上做了哪些调整?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共做出这一调整的原因。
(4)由材料一到材料三,概括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特征。
2017-07-13更新 | 4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如何走正确的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振兴”是近代以来的伟大命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1905年)

材料二   “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

——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1956年)

材料三   “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979年)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为哪一革命组织的革命纲领?孙中山后来将这一革命纲领进一步阐发为什么思想?他何时实现了“创立民国”的梦想?为了保护这一革命成果,他努力促成了哪一宪法性质的文件的制订?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孙先生革命事业”的性质是什么?“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的标志是哪一件重大历史事件?
(3)据材料三,毛泽东开辟了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结合所学知识,邓小平走出了一条怎样的“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2018-03-01更新 | 3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