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新中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 一五计划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7 题号:22447855
如表所示为1949年至1956年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状况。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我国(     
年份占工农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
农业工业轻工业重工业轻工业重工业
194970%30%22.1%7.9%73.6%26.4%
195256.9%43.1%27.8%15.3%64.5%35.5%
195648.7%51.3%29.6%21.7%57.6%42.4%
A.农业基础地位没有得到足够重视B.已从农业国变为了工业国
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初步奠定D.生产关系出现根本性变革
【知识点】 一五计划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一五”计划时期,国家向上海市提出了支援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相关要求。与此同时,上海在市委的统一领导和动员下,最终在人员和设备等方面均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进行了大力支援。这反映了当时
A.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B.上海工业发展迅速
C.国内经济格局的变化D.苏联大力支持中国
2021-09-16更新 | 11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积累率(国民收入中用于扩大再生产的部分所占比例)为24.2%,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1958年积累率为39%,1959年为43.8%,1960年为39.6%。这表明,当时我国
A.工业经济快速稳步发展中B.经济调整措施发挥成效
C.开始调整工农业投资比例D.工业发展投资急于求成
2017-11-03更新 | 14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从1953年开始,全国围绕156项工程开展全面的工业化建设,其中煤炭25项,电力25项,机械24项,有色金属11项,钢铁7项,此外还有石油、医药等,这一期间建成的工矿企业达到了1万个以上。材料反映了新中国(  )
A.调整各经济部门的比例关系B.独立自主的建设社会主义
C.努力改变不合理的工业结构D.完全打破西方的经济封锁
2021-01-12更新 | 10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