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生活 > 水陆交通的变迁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 题号:22660866
1865年。英国商人杜兰德为了向清政府宣扬建设铁路的利好,特意在北京宣武门外自资修建了一条一里长的“迷你铁路”,以供清廷参观。据文献记载,此时清人对火车“诧为妖物、视若蛇行”,很快便被朝廷拆除。由此可知(     
A.当时社会保守势力强大B.外国铁路技术还未用于实际
C.资本输出威胁清朝统治D.清政府完全反对近代化尝试
【知识点】 水陆交通的变迁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晚清竹枝词中,对汽车的早期描述是“汽车来往疾如风,苦煞行人在路中。”后来对汽车的描述则是“有轮无马亦飞行,机器开车制亦精。时止时弯真便捷,呼人让路气球鸣”。这反映了(     
A.百姓的交通规则意识普遍淡薄B.民众需求促使汽车安全性提升
C.汽车在公共交通中占主导地位D.民众对新式交通认知的渐进性
2023-01-11更新 | 27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罗马帝国为把罗马与各行省连接起来,铺设了很多人工道路,形成了“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盛况。《汉书》中记载“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由此可见,道路的修建(     
A.彰显了皇权至上B.有利于对外界的征服
C.推动了思想统一D.适应国家治理的需要
2023-08-02更新 | 43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元大都“去江南极远,而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于江南”,因而,划直修凿大都通往江南的京杭大运河已是势在必行。同时,从江苏刘家港入海,北上至界河口(今天津大沽)的海上运输也开辟全线通航。这些交通建设的创举(       
A.有利于南方经济持续发展B.有利于解决政治与经济中心分离问题
C.与元朝民族征服背景相关D.有利于元大都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
2024-02-01更新 | 18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