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生活 >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 题号:22665365
城市的发展见证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法国巴黎流行一种特殊的社交形式——沙龙。贵族与富有市民、艺术家与学者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远离宫廷和教会的新的公共空间。19世纪后,随着沙龙主人政治文化影响力的日渐缩小,沙龙日趋衰败。19世纪40年代以后,中产阶层群体日益壮大,一种更开放、更大众的生活方式来到人们身边。1866年,巴黎公共舞会达到1000多个,1870年前后,适应大众阅读与休闲的咖啡馆有2万多家。此外,各种音乐团体、俱乐部、文学阅读室层出不穷。

——摘编自汤晓燕《十九世纪巴黎社交生活的演变》

材料二   宋代以前,绝大多数的城市是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所在地,它们的政治意义远远超过商业意义,其商业活动只能局限在“市”这个特定的区域中进行,作为居民生活区的“坊”与“市”是相分离的。到宋代,城市一般沿街开店,商人只要纳税,都可在城中任择地点开设店铺,同时在开封、杭州等大城市中,又出现了夜市、早市和鬼市。为了加强管理,政府或构筑新的城墙,把近郊之地围入城中,把郊区变成城区,或在城外设厢,将其视同城区一样来管理。在此同时,在交通干线或人口聚集的地方也出现了由草市发展而来的市镇,两宋时期大约有6000-7000个墟集市镇,作为新型的工商业据点,散布在广袤的乡村地区。

——摘编自包伟民、吴铮强《宋朝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巴黎的社交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朝城市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城市中新的行市与街市取代了旧有的封闭式的“市”,居住区和商业区交叉存在。东京作为“人烟浩闹”之地,人物凑集,“富民巨贾,萃于廛市”。流氓无赖,也横行于街巷之中,滋扰生事。因此,在州府及以上城市中形成了以厢统坊的厢坊制。从职能上看,厢主要管理行政和治安。坊逐渐成为征收赋役的基层单位,坊与巷日渐混同。还设立壁和隅,主要是管理军事、防火和治安,其区划与厢、坊交错,形成行政、民事、赋役、军事等交叉管理的格局。

——摘编自寇博文、贾莹《宋代江南城市基层管理研究——以厢坊制为例》

材料二   1908年,清政府在各省会城市设立谘议局,并颁发了《谘议局章程》和《议员选举章程》,部分社会阶层得以参与城市政治;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兴办城市自治机构,成为大众参与政治的一个重要环节。1911年,各城市出现的公开性社团达600多个,这些团体组织各种活动,提高民众的政治觉悟和参与能力。此外,一些城市的社会人士开始创办民间市政组织,积极参与到城市市政治理中去,维持社会治安。

——摘编自顾强、章钊铭《从城市化到城市治理:晚清时期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逻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厢坊制度形成的背景及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中国城市治理呈现的特点和影响。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城市治理的历史启示。
2023-11-28更新 | 6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至唐代,城市建置格局一直保持市与坊分设,坊内不设店肆,市内不住家。战国时起,为有效控制城市居民,统治者将城市划分成若干个封闭性小区,汉代早期称为“里”,汉代以后称为“坊”,……坊为居住区,不设手工业作坊和商店。政府在坊之外另设专门的市,经济和民间娱乐活动限制在市内进行,政府对市实行严格监督控制,并设有专职官吏管理。时至隋唐,坊市制更趋完善、规范,管理更为严格。每个坊区四周均筑有围墙,坊门天明击鼓而开,日落击鼓而闭,夜间不得随便出入。限制白天市场交易,市区之外不准交易。

——摘编自冯兵、黄俊棚《隋唐五代坊市制与城市社会管理》

材料二   原本中国古代的城市以城为主,纯粹体现工商贸易功能的市镇,要到唐宋之际才出现,而明朝中后期是一个高峰。尤其是江南苏、松、杭、嘉、湖地区的许多著名市镇,都是在那时形成的。这些市镇中的居民,已经从农业人口中分离出来,大多从事纺织业。工商集贸性质市镇兴起,使得农业人口与手工业和商业人口的比例发生了变化。而流向城市的大量游民,又成为雇佣工人的后备队伍。城市和商业进一步繁荣,具有明显经济职能的城市在增加。到清朝前期,广东佛山镇在内的“天下四大镇”在专业性市镇的基础上发展成为新兴的城市。

——摘编自刘克、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以前坊市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市镇经济的发展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2024-05-02更新 | 1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巴比伦的城市主要位于两河中南部的巴比伦尼亚地区,在中央管理下享有一定的自治权。城市的重要职位由公民大会等自治机构选举,但在许多方面要执行中央的命令。公民大会成员是成年男性自由民,主要是裁定一些争议性的案件,召开并不频繁。城市的行政权和司法权一般由少数显赫家族首领组成的长老会议主持。城市自由民要遵守国王制定的法律,在所居住城市受到不公正待遇时,有权上诉至国王本人。汉谟拉比时代以后,商会在法庭审理上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涉及王室、神庙和跨城市的案件,仍然需要国王亲自审理。

——据张可嘉《古巴比伦时期巴比伦尼亚地区城市研究》

材料二   亚历山大逝世后,巴比伦总督塞琉古自立为国王,建立起塞琉古帝国。帝国西部的叙利亚紧靠地中海,又与小亚细亚、埃及接壤。公元前300年起,塞琉古开始在当地建造新的城市。这些城市有城墙、卫城和运动场等希腊城邦特有的公共建筑。每座城市都由国王直接派官员统治,是下辖总督区的中心,设有驻军和王室官员。官员要为移民分配居住地和耕地,并在移民能够自给自足之前,给他们提供足够的粮食。塞琉古还允许移民用自己家乡的名称来为城市命名、宣扬宣传建城神话。居住在这里的叙利亚当地人也有和希腊人一样的权利地位。

——据崔丽娜《新建城市与塞琉古帝国早期的国家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巴比伦城市治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塞琉古新建城市的历史影响。
2023-07-06更新 | 5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