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 戊戌维新运动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88 题号:22736420
清末,以进化论为指导的“新史学”思潮兴起,史学撰述更加关注边疆史地、外国史地、中外关系,以及欧美革命史的引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是传播进化论的代表人物。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新社会因素冲击了君主专制B.对外关系呈现缓慢转型
C.思想领域出现批判理学倾向D.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
【知识点】 戊戌维新运动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维新变法的失败说明了一个事实,即它不仅仅暴露了中国的政治制度对于全面改革的惊人无能,而且也反映出政治领导是多么没有能力使制度恢复生气和经受中国危机时代所必需的自我改造。……但是维新运动不能算作是完全的失败。从一开始,它的下面便是一阵思想的巨浪。……结果,尽管维新运动没有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作者意在说明(       
A.维新变法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B.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C.中国自古就有改革的传统,顺应时代的改革会促进社会进步,但改革过程充满了曲折
D.维新派缺乏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导致这场运动未能达到预期目标,以失败告终
2023-05-23更新 | 19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礼记》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孟子》解释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梁启超总结前人的想法提炼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表明
A.当政者具有责任担当意识B.家国情怀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C.民族危机孕育了传统文化D.“家国天下”观念被时人普遍接受
2021-04-27更新 | 36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维新变法时期维新派提出兴办女学,在论其理由时说:“一国教育之本在家庭,家庭教育之重在母德,女学所设,即所以造贤良之母也……盖女子之教育,关系甚大,凡相助良人,教养子女,何莫非正室之务,是故我国于家庭之实事为最重矣。”这反映出维新派(     
A.找到了女性解放的真正出路B.认识到女学是蒙学的重要影响因素
C.冲破了中国传统伦理的束缚D.基于女性视角探索民族复兴的路径
2024-02-21更新 | 10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