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 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82 题号:22737639
1894年11月,孙中山在兴中会章程中指出:“近之辱国丧师,剪藩压境,堂堂华夏,不齿于邻邦,文物冠裳,被轻于异族。有志之士,能无抚膺!……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久垂涎于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饶。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孙中山的这些言论反映了(     
A.甲午战争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B.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革命取代改良成为当时的新潮流D.革命派组建政党的时机成熟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189411月,日本驻美国公使栗野慎一郎在美国《北美评论》上发表文章声称∶“这场战争在一定程上是现代文明势力与世界上最强大和最顽固的保守主义惰性力之间的斗争。”粟野慎一郎的言行表明,当时日本(     
A.深受《独立宣言》的影响B.获得了西方列强广泛支持
C.致力于推翻中国封建制度D.意在争取国际舆论的支持
2022-12-07更新 | 32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口岸城市及其区位表明,从农业文明向工商业文明转变之中所形成的初始动力是外生的,经由“口岸”传导到“腹地”,形成“点”、“线”、“面”三个层次,逐渐改变并塑造近代中国的经济空间秩序。该学者意在强调(     
A.西方侵略影响中国的经济格局B.工商业文明成为近代经济的主导
C.近代经济发展取决于口岸经济D.近代已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2024-01-09更新 | 41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3】光绪七年(1881年)翰林院学士周德润上书:"天子守在四夷,此诚虑远忧深之计。古来敌国外患,伏之甚微,而蓄之甚早。不守四夷而守边境,则已无及矣;不守边境而守腹地,则更无及矣。我朝幅员广辟,龙沙雁海尽列藩封。以琉球守东南,以高丽守东北,以蒙古守西北,以越南守西南。”下列关于清廷的做法,与该观点一致的是(       
A.任命左宗棠督办新疆军务B.因朝鲜事变卷入对日作战
C.承认了法国对越南的占领D.建省以强化对台湾的管辖
2024-04-19更新 | 8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