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题型:论述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7 题号:227672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运用历史思维,以大历史观视野,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作出的原创性贡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创造性运用,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是对新中国外交实践的创造性升华,具有深厚历史底蕴,构成了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的高度统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觉、历史自信和历史担当。只有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才能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才能推动历史车轮向着文明进步的方向前进。

——焦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

根据材料,结合世界史相关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说明:可以任选一角度,也可以从材料的整体出发展开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大变局可以高度概括为六大变局:即世界格局之变(结构之变)、国际秩序之变(规则之变)、科学技术之变(生产力之变)、发展范式之变(生产方式之变)、社会形态之变(文明形态之变)、社会发展阶段之变(社会主导阶段之变)。这六大变局之间相互交织、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摘编自张志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智库使命和智库建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世界大变局”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2024-01-25更新 | 23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新中国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代表性事件
1949—1969年开国大典(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万隆会议(1955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956年);第一座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1956年);中共八大(1956年);大庆精神(60年代);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年)。
1970—1989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1971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78年):深圳蛇口港和蛇口工业区开始建设(1979年);中央一号文件为“包产到户”正名(1982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
1990—2009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1992年);香港回归(1997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2003年);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2008年)。
2010年—今习近平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13年):习近平明确提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思想(2014年);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017年):中共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2017年)。

——据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上)》整理


根据材料,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提炼一个观点,并就观点进行阐述。(要求:提取信息准确,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1-16更新 | 51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邮票被称为“国家名片”,向外界展示中国形象。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国家名片”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立论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023-11-27更新 | 5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