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新中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 三大改造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44 题号:22772742
1952年,国内各种经济成分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分别是:国营经济19.1%,合作社经济1.5%,公私合营经济0.7%,个体经济71.8%,资本主义经济6.9%。到1956年,各种经济成分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分别是:国营经济32.2%,合作社经济53.4%,公私合营经济7.3%,个体经济7.1%,资本主义经济接近于零。这一变化表明(     
A.阶级矛盾仍然是主要矛盾B.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
C.高度集中计划体制的形成D.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知识点】 三大改造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观察“20世纪50年代《人民日报》出现‘社会主义’一词的社论分布与占比表”,分析1953年成为重要分界点的原因是
年份195019511952195319541955195619571958
出现“社会主义”的社论数19283191197222214252192
同年度占比(%)13.916.422.339.170.159.457.765.665.3
A.银元之战的胜利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开展D.一五计划的实施
2021-02-06更新 | 173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易 (0.85)
【推荐2】新中国成立后曾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回答下列各小题。

1.上图是某同学在网上查阅资料时发现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营业执照的一部分。依据图片中的信息,可知当时中国处于
A.中华民国成立初期
B.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C.“大跃进”运动时期
D.国有企业改制时期
2.票证是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体制的外在表现之一。我国票证使用最集中的时期是20世纪
A.40—50年代B.50——80年代
C.80—90年代D.90年代以后
2016-11-18更新 | 93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1953年到1957年,我国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在生产力方面,“一五计划”完成的重要意义是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B.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C.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2016-11-27更新 | 7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