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生活 > 水陆交通的变迁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 题号:2282834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地理学家、地缘政治学家詹姆斯·费尔格里夫在《地理与世界霸权》中说:“中国是一个独特的江河之乡,这不仅意味着它的土地上有众多的河流,而且意味着其历史受到了这种支配事实的巨大影响。”

从鲧禹治水锻造华夏民族早期统一体,到周人饮水务农浇灌出中国礼乐文明源头;从秦国修建灵渠等水利设施一统六国,却曲解“水德”二世而亡,到汉朝重新定义“水德”,与民休息,奠定四百年新局;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水域战争隔限南北,到隋唐开凿大运河,从经济上将南北深度融合为牢不可破的统一体;从宋元明背靠草原、走向大海,拓展海外贸易,打开中国历史新局面进而积极参与世界近代经济体系的初步建构,到清朝被海上的敌人敲开国门,被动进入世界现代化新秩序。五千年历史风雨兼程,沧海桑田,水运与国运彼此影响,互相重塑。中国历史走过从大河起源、往大江拓展、向海洋进发的万水千山,经过1840年以来的反复试错、摸索,最终找到了连接大洋与大陆、成为陆洋枢纽的崭新定位。

——摘编自吴鹏《水运与国运》

(1)材料中魏晋南北朝时期隔限南北的水域战争指的是东晋和_____(少数民族政权)的_____(战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水运”的含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中“水运”的特点。
2024·河北·模拟预测 查看更多[1]
【知识点】 水陆交通的变迁解读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漕河力所能及的商业运输,促进了物品的交流……然而,商业运输所遭到的无数个困难,不可避免地阻碍了商业的发展。这些困难主要有:明政府执行了错误的税收政策,明代官员一般采取抑商态度,等等。另外,仅仅是漕河水道的地理特征,也能够限制漕河地区商业的大幅度发展,更不用说使用漕河来航行的主要是官府及其代理人。

——摘编自黄仁宇《明代的漕运》

材料二     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使欧洲到印度的航路缩短了4000英里。1914年竣工的巴拿马运河则使旧金山到利物浦的航程近了5666英里。轮船的不断更新,使航速大大提高,欧美航程从42天缩为5天,从伦敦到加尔各答也由3个月减为18天。此外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代漕运衰落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中后期以来世界交通发展的重要表现,并谈谈你对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
2023-06-03更新 | 2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最初的民信局开设在富庶的江浙地区,继而扩张到长江流域。到了19世纪二三十年代,全国主要的工商业城镇都设有民信局。清代末年,民信局还把业务扩大到东南亚、澳洲、檀香山等地的华人聚集区。民信局以营利为目的,其业务除了往来信件外,还涉及寄送包裹、汇兑、现金押运,甚至运输报纸。在时效性上,民信局也迎合了当时工商界的喜好,民信局往往会在天黑店铺关门打烊后亲自登门收信,完全适应商家的作息节奏。作为营利机构,民信局还非常注重商业信誉,对因自己过错造成的损失会负全部赔偿,又加之服务周到、态度热情、手续简单、运作灵活,很快便成为民间通信通物的主要形式。民信局的诞生,标志着中国邮政事业由官家垄断进入民间参与的时代。

——蒋波《从大清邮政到邮传部:中国近代邮政事业的诞生》

材料二   “客邮”是近代西方列强在中国设立的邮局,它们执行本国的邮政章程,发行自己的邮票。

外国在近代中国设立的“客邮”统计(单位:处)   

国别18701879190619131918
英国28141420
法国12141321
美国11114
帝俄(苏俄)5518119
德国2141240
日本717129140
总计42565187344

——据刘静《中国邮政的近代化之路》等整理

(1)据材料一,概括民信局的发展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强在华“客邮”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对中国带来的消极影响。
2023-06-28更新 | 5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时期,为了打通通往西域的经济通道和出于防御匈奴的军事需要,汉武帝先后在河西走廊设置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并建置了驿道,还有烽燧、亭、障等一系列军事设施……在此基础上,汉武帝继续向西,打通了通往西域的交通线。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15世纪后期)他们被探索冲动和探险欲望所驱动。当然也有明显的经济原因,有必要去探索新的航线和世界地区……人们在做东亚贸易时试图设法绕过奥斯曼帝国,并认为通过海路是可行的。

——摘编自[德]马伊《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打通西域交通线而采取的措施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促使“他们”探索新航线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水陆交通路线开辟的因素。
2023-04-13更新 | 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