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中共十九大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 题号:22834701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根本性变化的重大政治判断,准确标定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向,体现了我们党对我国国情深刻清醒的认识,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提供了科学指导。

材料二   这个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

(1)进入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我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分哪两个阶段?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分期”就是对历史进行分段地研究,这是一种对历史进行研究的简便易行的方法。关于历史分期问题,五种形态学说长期在新中国史学界中占据主导地位,成为历史编纂学说的主要工具和方法,该学说认为人类历史先后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五个阶段。1978年以后,学术界对历史阶段划分开始了新的探索。叶文宪提出中国古代历史分为酋邦时代(五帝时代)封建王国时代(夏商西周)转型时期(春秋战国)和专制帝国时代等几个时代。冯天瑜将中国历史时代划分为宗法封建时代(商代及西周)宗法封建解体时代(春秋战国)皇权时代前期(秦至中唐)皇权时代后期(中唐至清)共和时代(民国、人民共和国)。这些时代划分对冲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对于从新的角度认识历史有重要启发意义。

——焦培民《中国历史分期新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叶文宪先生历史分期的角度与五种形态学说的不同,试分析历史分期的多元化对历史学发展的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空白处的填充,并解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新时代”的内涵。
中共党历史年年表
历史时期历史阶段名称
1921年7月—1949年10月
1949年10月—1978年12月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1978年12月—2012年11月
2012年11月至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2024-01-29更新 | 2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波斯帝国在大流士时期成为古代世界第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大流士创建了20个行省,每个行省任命一名总督,总督直接对他负责。大流士将全国划分为五大军区,每大军区下辖若干省军区。军区长官由国王任命,行省总督不管军事。与此同时,大流士还在中央建立了以国王办公厅为首的管理机构,一切政令由行政首府发往各行省。

——摘编自任宪宝《全球通史:人类共同体的历史》

材料二:汉武帝为了削弱丞相的权力,加强自己的权力,就重用身边的人员,于是尚书令一职日益重要。尚书令原是少府的属官,为皇帝管奏章文书。此时,大臣们的奏章不能直接进呈皇帝,要先送尚书台。汉武帝又选用一些出身卑微而有才能的士人为郎,加以侍中、给侍中、常侍等头衔,允许他们出入宫廷,与尚书令共议军国大事,组成“中朝”。原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的中央政府为“外朝”。……“中朝”是皇帝身边的御用工具。

——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已进行了八次机构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通过1982年、1988年的两次改革,国务院各部委数量减少为41个。在经历1993年调整经济类职能部门的改革之后,1998年国务院的组成部门锐减到29个。2003年机构改革的重点是把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更加密切地结合起来,健全和加强金融监管体制。2008年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和理顺部门职责关系,形成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2013年的机构改革,以职能转变为核心,进一步简政放权。2018年中共十九届三中全会全面部署了国家机构改革,新一轮的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的机构改革不断走向深入。

——摘编自左然等《40年来我国机构改革的经验和启示》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大流士机构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中央机构改革的措施及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机构改革的意义。
2023-10-21更新 | 6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


(1)上图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与中国共产党有关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说明其意义。

材料二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

——《复兴之路》解说词

(2)为实现材料二中所述的“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怎样重大的战略决策?

材料三   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框架内,各方秉持⋯⋯原则,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不断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迈进。这是我提出这一倡议的初衷,也是希望通过这一倡议实现的最高目标。

——习近平《开辟合作新起点谋求发展新动力》(2017年5月)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理念。

材料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
2024-01-24更新 | 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