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 三大改造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74 题号:2420988
有材料证明:1955年春,各地纷纷反映“闹粮荒”,许多地方发生大批出卖耕畜、滥宰耕畜、杀羊、砍树等现象。导致材料所述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A.“一五计划”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大跃进运动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1953年,国家开始对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企业获得的利润,采取“四马分肥”的办法,对企业的利润,按照所得税、企业公积金、职工福利奖金和留给资本家的利润等四个方面进行分配。其中所得税约占利润总额的1/3左右,资本家的股息和红利约占1/4左右。这
A.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标志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基本完成
C.推动了资本主义工商业向社会主义过渡
D.为国家工业化的发展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2019-09-08更新 | 7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1651年“王麻子”刀剪店创立,到1956年“汪麻子”“旺麻子”“老王麻子”“真王麻子”等68家手工刀剪作坊统一使用“王麻子”商标。统一生产、统一管理、统一销售,为企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下列对其发展历程理解正确的是(       
A.企业创始于明末清初
B.清末实现规模化生产
C.三大改造中形成集体经济
D.以赎买方式完成公私合营
2016-11-27更新 | 5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1950年,人民政府开始根据“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原则,对工商业进行调整。到1951年,全国私营工业户从13.3万户增加到14.76万户,私营商业户从402万户增加到450万户。人民政府对私营工商业的调整
A.实现了物价的全面稳定B.完成了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C.奠定了统一财经的基础D.巩固了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2022-03-05更新 | 78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