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 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75 题号:2461179
在上海,钢铁、猪鬃、桐油、棉花、生丝等物资在市区移动须经批准;3码(1码=0.9144米)以上的丝绵毛织物、0.5千克以上的糖或盐,由上海外运须经许可;2千克以上的米面、5千克以上的豆类、20个以上的蛋由外地运入上海也须经许可。这一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
A.国民革命运动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三大改造时期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根据下表信息所得出的结论中,与抗战时期的史实不相符的是(       
A.企业内迁与战局发展直接相关
B.民族工业在炮火洗礼中发展壮大
C.西南地区是中国抗战的大后方
D.企业内迁影响近代中国工业布局
2019-09-11更新 | 5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2】据不完全统计,1945年年底,法币发行量为1.03万亿元,1946年年底增为3.73万亿元,1947年年底为33.19万亿元,1948年8月,发行663.69万亿元,通货膨胀严重。通货膨胀引发的最严重后果是
A.官僚资本迅速膨胀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萎缩
C.民众生活日益恶化D.国民党经济基础彻底的崩溃
2021-09-14更新 | 11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对下图信息的理解最符合史实的是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华的机械总值(1937-1942年)
A.日本逐步加大对中国的侵略B.英德两国在中国竞争激烈
C.英国在中国的影响持续减弱D.美国资本大规模输入中国
2021-03-09更新 | 30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