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古代主要经济政策与土地制度 > 土地制度的演变 > 封建土地所有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227 题号:2470018
《管子.乘马》载:“均地分力,使民知时也。……与之分货,则民知得正矣;审其分,则民尽力矣。是故,不使而父子兄弟不忘其功。”可见管仲认为提高小农生产积极性的条件是(     
A.推行“均田制”B.承认土地私有
C.实行“初税亩”D.“相地而衰征”
【知识点】 封建土地所有制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1】商鞅变法中“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措施的最重要意义是(       
A.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B.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
C.打破了原来的土地疆界D.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2017-08-14更新 | 2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实质都是要
A.建立地主阶级专政B.发展封建经济
C.逐步承认土地私有D.消灭奴隶制残余
2017-03-08更新 | 14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春秋时期政治家管子曾说:“正月,令农始作,服于公田农耕。及雪释,耕始焉……均地,分力,使民知时也。民乃知时日之蚤晏,日月之不足,饥寒之至于身也。是故,夜寝蚤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故不均之为恶也:地利不可竭,民力不可殚。不告之以时,而民不知;不道之以事,而民不为”。这段话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生产力的进步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
B.封建生产方式比井田制进步
C.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得到承认
D.井田制瓦解,私田大量出现
2019-04-05更新 | 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