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 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86 题号:3057098
1884年《点石斋画报》创办,上至朝政大事,下到市井百态,包括各国风俗、火车轮船及声、光、化、电等近代科学知识均有报导。多为一事一画,上文下图。“故士大夫可读也,下则贩夫牧竖,亦可助科头跣足(意:无拘无束)之倾谈;男子可观也,螓首蛾眉(指女子),自必添妆罢针余之雅谑。”该刊物
①注重读者群体的广泛性 ②反映了西学东渐浪潮
③呈现形式通俗、平易 ④在民众生活中不可或缺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古代中国女子通常被排除在正规教育的行列之外,这一局面直到近代教会女校出现之后才被改变。教会女校的创办初衷是文化侵略,培养中国的基督教宣传者,后来也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和近代科学课程。教会女校的开办(     
A.极大地冲击了中国传统教育B.促进了近代女性思想的解放
C.便利了西方列强的文化入侵D.体现了文化侵略的双重影响
2022-10-26更新 | 16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申报》在1877年刊载文章称:“假设一邦之富人,食必糙米,服必布衣,用必粗恶之具,则营业工匠自食其力之人,又何以自鬻其技能?安能各臻于富乎?民不能自富,国又何由富乎?”材料反映出
A.崇俭抑奢的传统道德瓦解B.富民与富国的辩证关系成为共识
C.近代商业发展影响消费观D.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念传入中国
2022-05-14更新 | 28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3】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校舍普遍采用西式建筑风格,而教会大学则按业主要求,在设计风格中融入了斗拱支撑的宽阔大屋顶、仿木混凝土柱、铁制花格窗等元素。这说明
A.教会力求适应中国文化
B.中国传统文化彻底改变西方建筑理念
C.中国传统文化遭到打击
D.政局稳定利于教育发展
2019-05-27更新 | 18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