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 新思想的萌发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4 引用次数:78 题号:316249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徐继畬《瀛寰志略》的撰写开始于1843年,1848年在福州第一次付印。从该书体例上讲,继承了中国从《汉书》开始的地理志传统,是中国人完成的第一部具有成熟性的体系完整的世界地理志。在徐继畬之前,魏源于1842年在林则徐《四洲志》基础上完成《海国图志》一书,然而,魏源注重的是“制夷”,尽管他也继承了地理志传统,但粗疏而不严密。
徐继畬与魏源一样,他首先收集已经翻译成中文的西方书籍和新出现了的以中文发表的新闻纸(报纸),也包括绘有地图之类的西文原版资料,互相进行比较,并且询问、请教了可以遇见的有学问的西方人士,甚至询问、请教了曾经远航的中国水手。就欧亚地区和非洲东海岸地区,他进行了一系列考证,不仅纠正了中国以往的许多错误,而且也弥补了西方地理学的缺憾。
材料二   《瀛寰志略》第一卷为“地球”,徐继畬清晰地勾勒了整个世界的地理基本格局,然后,其他九卷就各大洲进行详细分述,对每个国家内部的各个区域(政区、地形)进行探讨。同时,对当时世界的人文、物产及海路交通进行了全景式扫描,对每个地区、每个国家的历史的介绍,综合起来就是一部世界史……他评价罗马帝国:“肇造邦土在成周中叶,混一在西汉之中,分裂在东晋之末,宗社之墟在明景泰间,祚数之长,泰西无其比也。”这意味着向中国人指出,即使从老大帝国立场看远古、中古,西方也有着比朝代频繁更替的中国要辉煌的事实存在。他介绍巴黎的图书馆、医院和大学:“城内有大书院,藏印本书三十六万册,钞本书七万册。又设医院十四所,选名医居之,各国学医者皆裹粮赴巴勒。又有繁学院,居各项艺术之师,如学兵法、开河道、造器物之类。”他向中国人指出了蒸汽机的作用,并已经注意到了新发明的火车:“先是,欧罗巴诸国织布多用火轮机,能者推广其法,遂造为火轮船。近年米利坚又推广其法,造火轮车,而溶铁为路以速其行,亦可谓精能之至矣。”
在《瀛寰志略》中,徐继畬尤其表现出了对没有帝王及有限王权的国家政制的偏好倾向。他介绍古希腊“不立国王”,介绍古罗马“废国王,立公会”,介绍英国“都城有公会所,内分两所,一曰爵房,一曰乡绅房”。徐继畬最推崇的是“天时之正,土脉之腴,几与中国无异”的美国及其开国总统华盛顿,认为“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徐继畬《瀛寰志略》成书的历史背景。
(2)依据上述材料分析并评价徐继畬及其著作《瀛寰志略》的历史贡献。
【知识点】 新思想的萌发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的“礼坏乐崩”是“百家争鸣”的前奏……中国知识阶层刚刚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时候,孔子就努力给他贯注一种理想主义的精神,要求它的每一个分子——士,都能超越他自己个体和群体的利害得失,发展出对整个社会的深厚关怀。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材料二   中唐以后至北宋前期,伴随着旧士族消亡过程的是新型士人阶层的成长。科举培育出一种意义深远的“文人文化”,胸怀“天下”的士大夫们以“天道”“公议”旗帜为凝聚群体的号召,成为制约君主重要力量,参与治理国家政事。这一群体的认识及行为,通常倾向于维护中央集权,而其力量的崛起,客观上又构成了对君主专制的制约因素。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开始经历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诸多仁人志士秉承救国救民的责任担当,一方面开始对传统价值观体系进行批判与反思,另一方面“开眼看世界”,开始吸纳与接受西方文明中的相关要素。国人的精神家园一直无所归从,从而形成近代中国国民价值观的“一盘散沙”状态。从梁启超到鲁迅,许多仁人志士对近代国人的价值观形态进行过深刻的反思和批判。但在国破家残的民族危机背景下,并无一党一派能够提供理性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思路。

——摘编自《形态·逻辑: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价值观变迁的历史性透视》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迁和价值观变迁,唤醒了人们的平等意识、商品意识、市场意识和公民意识。原来以集权为特征的权力价值和以领袖魅力为特征的人治(德治)不能不受到极大的冲击,并逐渐被民主制度和法理权威所解构和取代。

——摘编自廖小平《改革开放以来价值观变迁与核心价值的建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理想中的“士”应具备的品德,为此,他提出什么主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唐以后至北宋前期“新型士人阶层”出现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鸦片战争后价值观念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价值观变迁的作用。
2021-02-09更新 | 6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清朝爱国官员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他们开始开眼看世界,关注时局,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维新变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倡民主和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不断探求强国之路。这是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也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
请回答:
(1)“师夷长技以制夷”出自哪本著作?主张维新变法的代表人物是谁?
(2)为“追求民主共和”,孙中山领导了什么革命?这次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提倡民主和科学”是哪一运动的核心内容?宣传这一思想的主要刊物是什么?
(4)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是谁?写出一篇他发表的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5)由此,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018-05-20更新 | 3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图三   

材料二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许多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向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的作者是谁?该书的思想核心是什么?与图一作者同时期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是谁?
(2)图二所示的人物是谁?属于哪个阶级哪一派别?这一派别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3)图三刊物反映当时中国思想界兴起什么运动?根据材料二指出这场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场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有何影响?
2018-12-02更新 | 4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