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4 引用次数:171 题号:3272025
著名学者费孝通指出通商口岸“是一个经济上处于劣势的区域向外开的一扇门,……它的繁荣却并不代表它所在区域的繁荣”,只是一个经济缺口,吸取邻近乡村地区财富,经济上无法自给自足,富有消费城市特点,导致通商口岸周围的乡土经济进一步萧条 。由此可见通商口岸(     
A.不利于中国社会生产力的近代化
B.瓦解了农耕经济与手工业的联合
C.改变了所在区域的城乡经济结构
D.是当时中国对外交流的唯一窗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鸦片战争后,“弃谷植棉”现象逐渐蔓延,原本以“苏湖熟,天下足”闻名于世的苏湖地区竟成为缺粮区,其所需部分粮食从印度、新西兰等地进口。这反映了
A.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B.民族经济获得发展
C.自然经济已被瓦解
D.世界市场完全形成
2019-06-07更新 | 2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1877年德国商人在烟台设立"缫丝局",使用机器进行缫丝,产品全部用于出口;外国资本在烟台设立洋行,通过买办深入内地,组织手工丝产品的购买和输出。由此可知(     
A.近代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B.丝织业实现了工业化
C.工业革命影响中国社会习俗D.外向型经济成为主导
2022-12-27更新 | 4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下表为1870-1910年中国主要出口商品所占比重情况(%),表中数据反映出近代中国(     

年份

1870年

1880年

1890年

1900年

1910年

茶叶

49.9

45.9

30.6

16.0

9.4

丝和丝织品

38.8

38.0

33.9

30.4

25.4

种子和油

1.2

0.1

0.6

2.5

8.4

豆类

1.2

0.2

0.4

1.9

5.6

皮革

0.5

1.4

4.3

5.3

原棉

0.5

0.2

3.4

6.2

7.4

羊毛

0.4

1.6

1.9

2.5

面粉

0.3

0.2

0.3

0.8

1.4

其他

8.1

14.5

27.8

26.0

34.6


A.传统手工业逐步丧失竞争优势B.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C.已经成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市场D.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2023-02-10更新 | 2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