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 欧盟的建立与发展 > 欧共体的建立与发展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7 题号:335365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91年2月,欧共体首脑会议签署条约,进一步阐明了建立经济货币联盟的主张。条约首先在总则中明确了:

(1)在密切协调成员国经济政策和实现欧洲内部统一市场的基础上,针对成员国本着开放和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原则所拟定的共同目标,制定共同的经济政策;

(2)规定各成员国的货币兑换率,以便实行单一的货币——欧元;

(3)制定并且实行单一货币和统一的货币兑换率政策,以保障价格的稳定;

(4)建立一个旨在制定和执行欧共体货币政策的欧洲中央银行体系。

材料二   欧共体首脑会议在签署的条约中还规定的目标包括:

(1)促进平衡持久的经济和社会进步,达到该目标的主要途径是建立一个没有内部边界的欧洲共同体,加强经济社会一致性;

(2)在国际上,作为一个政治同盟,通过实行包括拟定共同防务政策在内的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伸展自己的立场;

(3)实行联盟公民权制度以加强成员国国民的权利和利益的保护;

(4)在内部事务和司法方面密切合作。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出该条约规定了哪些基本内容?这些内容表明了欧共体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欧共体的发展有什么变化趋势?其基本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说出欧共体的前身和后身分别是什么组织?
(4)简要说明欧共体在世界经济政治中的地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历史经验表明大国关系“合则两利,斗则俱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政府建议把法德两国全部的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共同的高级机构管理之下,将其纳入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以加入的组织之中……共同管理煤钢生产将使作为欧洲联邦第一阶段的经济发展的共同基础迅速建立起来,进而改变这些长期以来专心于制造战争武器而又一再成为武器的牺牲品的地区的命运。”

——舒曼计划(1950年法国外交部长舒曼记者会声明)

材料二   195224日,在对国人指出舒曼计划的重要性时,(联邦德国总统)康拉德·阿登纳对他的内阁解释说:   “必须赋予人们一种新的思想意识。它只能是一种欧洲式的思想。”根据联邦德国本身的特性,只有通过加入国际组织,才能使之独立地恢复它的主权;而欧洲这一概念本身就可取代德国公众生活的空洞乏味,可以消除德国民族主义的本质,而这也是舒曼计划所明确期望的。……从短期内看来,波恩(联邦德国的首都)似乎不再效忠于华盛顿,而有可能转向巴黎的戴高乐政府,因为他们两国都对强硬而专横的英美怀恨在心,都怀疑美国想摆脱对欧洲各国的责任。

——摘编自托尼·朱特《战后欧洲史》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欧洲一体化大事记

年份

重大事件

1981

希腊成为成员国,欧洲共同体第二次扩大

1986

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成员国,欧洲共同体第三次扩大

1993

欧盟成立。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启动,实现人员、货物、资本和服务的自由流动

1995

奥地利、瑞典和芬兰成为成员国,欧盟第四次扩大

2002

欧元开始在市场上正式流通

2004

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捷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马耳他和塞浦路斯十国正式加入欧盟,欧盟第五次扩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析法国政府提议建立一个“共同的高级机构”的原因,并概述该机构成立的历史意义。
(2)概括指出材料二中阿登纳提倡的“欧洲式的思想”的内涵,并结合所学简述60~70年代联邦德国政府在外交领域践行这一思想的努力。
(3)根据材料三,归纳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变化。结合所学,简述90年代以来欧洲一体化对世界格局的重要影响。
2019-10-16更新 | 11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法国和西德为首开启的欧洲一体化进程,成为区域一体化发展最灿烂的风景,欧洲联合自强结出初步硕果。在法德塑造欧共体时,英国一直是“观望者”。后来,英国的态度开始由观望转向融入,1973年英国加入欧共体。

——整理自2011年10月人民网

材料二英国加入欧共体的历史,就是一部漫长、复杂、痛苦、犹疑和患得患失的历史。英国身处欧洲,却不认为自己属于欧洲,其经济规模排名欧盟第二,但不属于欧元区。英国一直存在“脱欧”的声音。“疑欧派”的观点是:加入欧盟,英国人根本没有得到益处。英国纳税人每年要拿出GDP的2%交给欧盟,而欧盟事务长期以来受德国和法国控制,英国的作用越来越边缘化。随着近几年欧洲一体化的加深,欧盟的胃口越来越大,对成员国的外交、军事、财政、金融,甚至连能源都要插手,这在英国看来是绝对不能忍受的“耻辱”。近年来随着欧洲债务危机和难民危机等问题的不断发酵,是去是留,再次在英国人中引起热议,2016年6月23日举行的英国与欧盟关系的全民公投中,最终英国决定退出欧盟。

——整理自《环球时报》

材料三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坦承,欧盟当前“不够欧洲”、“不够统一”。总体看,德国在各领域“领头羊”地位进一步巩固;法意等大国既合作又制衡;英国威胁“退欧”谋求利益最大化;南北欧洲、新老欧洲裂痕加深,利益折冲与博弈加剧。尤其是在希债、难民和恐袭等危机面前,成员国之间、欧盟和成员国之间利益纷争、立场分化、矛盾加剧,民众不安全感和焦虑感上升,欧洲一体化进程遭遇严重挑战。本轮希腊债务危机跌宕起伏,希腊一度面临“退欧”风险,虽最终就改革换救助达成协议,但危机暴露了欧盟有统一货币而无统一财政的结构性缺陷。谈判中,德、芬、荷等国立场强硬,法、意、西等国较为缓和,凸显欧盟内部在发展理念和具体经济政策上的分歧。

——《“困与进”:欧盟一体化何去何从》《当代世界》2016年3月刊

请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1973年加入欧共体的原因。

(2)根据二、三分析指出哪些因素使欧盟面临挑战。

(3)请你为欧盟提出一些克服危机的建议。

2017-12-07更新 | 4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材料一   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些生物学家认为,自哥伦布大交换发生后,生物系统中曾经截然不同的地方都变得相似了。……“冒烟的草叶”是第一个扩散到欧洲、亚洲和非洲的产品,成为大交换浪潮的浪头。大交换的影响是多方位的。马克思曾经指出:“世界历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这个历史结果是经历了15、16世纪以来一系列重大转折之后才出现的。

——据吴于廑《世界历史》【美】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等整理

材料二   美洲历史通常被说成是欧洲人来到一片几乎无人居住的荒野。但是数个世纪以来,大多数外来者都是非洲人,而这片土地并不是空荡荡的,而是住满了数以百万计的原住民。……当教科书开始认识到这一半球中的大多数人口的构成的时候,这些人也大都被描绘成欧洲人扩张中的无助的受害者:印第安人在殖民者的袭击到来之前逃跑,非洲人被套上枷锁在种植园中被鞭子驱赶着劳作。……奴隶制迫使数以百万计的非洲人和印第安人忍受痛苦而悲惨的生活,迫使这些地区卷入世界近代化的进程。

——摘自【美】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

材料三   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舒曼向西欧国家提出了一份旨在建立一个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大胆计划。即建议德国和其他西欧国家把煤和钢的生产整个过程交由一个高级公共机构负责掌管,目的是使大家在经济领域团结一致,并进而在政治领域相互靠拢。舒曼计划的中心观点是“欧洲建设非一时之力、一日之功”。这种渐进的一体化方式,有别于以住的各种方法。……到了1986年,欧共体成员从原先的6国增加到12国。

                                 ——摘自[法]法布里斯拉哈《欧洲一体化史(1945-2004)》


(1)指出材料一中“冒烟的草叶”的传播路径,结合所学简要概括15、16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打破各国、各地区、各民族间闭关自守状态的一系列重大转折。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归纳殖民主义者暴富的重要途径,指出16世纪第一批被掠贩非洲黑人的命运。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50-80年代,欧洲走向联合的历史进程。
2020-08-23更新 | 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