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国共政权的对峙 > 土地革命 >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3 题号:3357497
下图反映的是近代中国某个重大历史事件的部分形势示意图,下列观点中哪一项最能体现该历史事件对中国民主革命进程影响最为深远(        
A.中共领导下的红色政权开始创建
B.中共党内“左倾”错误在军事上得以纠正
C.土地革命在湘赣地区取得了初步胜利
D.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已发生重大转折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1932年1月9日,中共临时中央作出决议:“过去正确的不占取大城市的策略,现在是不同了。要利用目前顺利的政治与军事的条件,占取一二个重要的中心城市,以开始革命在一省数省的首先胜利”。这一决议
A.正确分析了中国革命形势B.要求战略转移以反对日本侵华
C.指出了农村革命道路不足D.反映了革命道路探索的曲折性
2018-01-26更新 | 19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著名历史学家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一书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成熟”的表现是
①与国民党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了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成功探索
③摆脱共产国际“左”倾错误的干扰
④根据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19-08-29更新 | 9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24日)这说明当时
A.对中国革命道路认识有分歧B.俄国城市革命的道路符合中国实际
C.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宣告失败D.中国尚未找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2020-07-30更新 | 24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