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4 引用次数:50 题号:3362588
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提出了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构想中,农业地位明显上升,原先作为基础和重点的工业化被排在农业现代化之后而居第二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三面红旗”导致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
B.“人民公社会化”运动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C.苏联撤走全部在华专家导致重工业发展滞后
D.“文化大革命”爆发造成国家经济政策混乱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下图为《红色钢城·百年印记》云展厅展示的人物简介图片。由此可见,当时(     

王崇伦,1953年在机修总厂工作期间,先后8次改进工具,创造了“万能工具胎”,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解决了车间设备不平衡的问题。按1953年定额计算,他一年完成了很多年的工作量,成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
A.崇尚劳动的时代精神B.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
C.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D.国民经济恢复成就显著
2023-03-21更新 | 108次组卷
单选题 | 适中 (0.65)
【推荐2】列宁曾说到:“如果社会主义在经济上尚未成熟,那么任何起义也不会创造出社会主义, 而是因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最完备的门阶,是历史梯子上的这一级,即从这 一级到社会主义那一级是没有任何中间级段的。”下列中、俄(苏)两国在新政权建立 初采取的措施,符合列宁上述观点的有
①苏俄实行租让制和租借制②苏俄实行固定的粮食税
③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公私合营④中国实行农业合作化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③④
2020-06-06更新 | 3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1956年,国务院副总理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观点,即以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计划生产、国家市场三者为主体,而以个体经营、自由生产、自由市场三者为补充。陈云的这一观点
A.是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错误的有效举措
B.是对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经验的全面总结
C.是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理论来源
D.是新中国突破苏联经济建设模式的有益探索
2016-10-20更新 | 2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