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 开创外交新局面 > 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 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外交活动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1 题号:352217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参与国际事务,推动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年)12月31日接见参加中印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的关系问题谈判的印度政府代表团,第一次提出……“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并说:“两个大国之间,特别是像中印这样两个接壤的大国之间,一定会有某些问题。只要根据这些原则,任何业已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都可以拿出来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一九四九——一九七六)》


(1)依据材料一指出,周恩来在当时首次提出了哪一外交原则?指出该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主要意义。

材料二:在上海举行的下图所示国际会议上,成立了某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该组织的宗旨是:加强各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睦邻友好;鼓励各成员国在政治、经贸、科技、文化、教育、能源、交通、环保及其他领域的有效合作;共同致力于维护和保障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摘编自某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的成立宣言等


(2)写出材料二中“某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的名称。这一组织的发展进程丰富了由中俄两国始创的一种新型国家关系,这种新型国家关系的核心是什么?该组织所提供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有哪些特征?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写到中国社会状况时,毫无例外地要描述一番中国人吸食鸦片的方式及其对道德和身体的危害,于是,在一般印象中,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
——转引自周宁《鸦片帝国》(1840—1876)
材料二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这种共和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材料三   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学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下列六个阶段:①尊敬阶段(18世纪);②轻视阶段(1840—1905);③乐善好施阶段(1905—1937);④赞赏阶段(1937—1944);⑤清醒阶段(1944—1949);⑥敌对阶段(1949—)。
——袁明《备论中国在美国的形象》
材料四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国内发生的变化令人惊奇。中国已经获得尊重,地位日益提高,其在地区及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无疑将进一步增强。”
——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西方人对“中国形象”分别做出了怎样的描述?
(2)简要分析材料三中美国对中国形成第④和第⑥两个阶段总体看法的主要政治背景。
(3)材料四反映了新时期怎样的“中国形象”?结合新时期中国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的重大外交活动加以说明。
2019-01-30更新 | 77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采取了两种建交方式,一是对苏联和东欧国家(除了南斯拉夫)采取承认即是建交的方式,二是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先谈判后建交的方式,“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也对你不好”。关于对待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态度,194912月,毛泽东针对缅甸要求与新中国建交的问题指出,要先谈判后建交,认为这是“完全必要的,对一切资本主义国家都应如此”。

——摘编自任晓伟《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对国际政治的认识演进和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

材料二   19722月尼克松访华,跨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第一步。2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双方政府官员也在不断进行接触。

——摘编自谢益显《中国外交史》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外交已经出现一些转型迹象,而且越来越明显。19902006年,中国累计参加联合国14项维和行动;2000年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在中国的推动下,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2001年,中国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摘编自新华网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建交方式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改善关系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并说明《联合公报》发表对中美关系发展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目标,并概括围绕这一外交目标我国展开的主要外交活动。
2021-07-21更新 | 12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外交反映了国运的兴衰。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和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


(1)根据材料一,说明我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总原则。

材料二:最近中国和印度曾经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它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某些原则,这些原则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中,它们将形成和平和安全的坚固基础。

——《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1954年6月28日)


(2)材料二中的“某些原则”可以概括为什么原则?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多边外交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50年代初步亮相国际舞台,艰难打开局面;70年代出现了重大突破和转机,外交出现了新局面。……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积极、建设性参与了朝核、伊朗核、缅甸、伊拉克、阿富汗等国际热点问题的解决进程,为共同应对新威胁、新挑战作出重要贡献;……中国在各种多边外交平台坚持原则,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谈判与制定,努力维护中国在各个领域的切身利益;积极推动区域合作机制开展务实合作。


(3)依据材料三,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外交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2020-01-10更新 | 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