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 新思想的萌发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93 题号:352226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窃以为无论何种学派,均不能定为一尊,以阻碍思想文化之自由一发展。况儒术孔道,非无优点,而缺点则正多。尤与近世文明社会绝不相容者,其一贯伦理政治之纲常阶级(等级)说也。此不攻破,吾国之政治、法律、社会道德,俱无由出黑暗而入光明。
——陈独秀在1917年1月1日写的《答吴又陵(孔教)》
(1)材料一中陈独秀是如何评价孔学的?归纳陈独秀的反孔理由。你是否同意材料一中陈独秀的观点?并结合史实说明理由。
材料二 “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凡属于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取”。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吸收外国进步文化”的漫长历程,中国人对西方事物的态度也由最初的排拒,到逐渐接受西学甚至要求“全盘西化”。他们的探索活动对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先进中国人“吸收外国进步文化”的特点。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道光中,海疆事棘,学者欲通知四裔之事,始竞编译地志,若《海国图志》《瀛寰志略》《朔方备乘》等书,皆杂采诸书为之,非专译也。咸丰中,海宁李善兰客上海,与英人艾约瑟、伟烈亚力等游,译述重学、几何、微积等书,于是译事复兴。同治初,总理衙门设同文馆,并设印书处,以印译籍。……建广方言馆,教西语西学,以译书为学者毕业之证。后又移并于制造局,而制造局的翻译馆,尤专以译述(格致、化学、制造各书)为事。近世译才,以侯官严复为称首,其译赫胥黎《天演论》标举译例,最中肯綮。嗣译斯密亚丹之《原富》、穆勒约翰之《名学》、斯宾塞尔之《群学肄言》、孟德斯鸠之《法意》、甄克斯之《社会通诠》等书,……于是华人始知西方哲学、计学、名学、群学、法学之深邃,非徒制造技术之轶于吾上,是为近世文化之大关键。
——摘编自柳诒徵《中国文化史》
(1)根据材料,概括近代中国译介西学的发展历程。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严复译介西学的影响。
2016-11-27更新 | 4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光绪三年十二月十八日记:“而国政一公之臣民,其君不以为私。其择官治事,亦有阶级、资格,而所用必皆贤能,一与其臣民共之……自始设立议政院,即分同异二党,使各竭其志意,推究辨驳,以定是非,而秉政者亦于其间迭起以争胜。于是两党相持之局,一成而不可易,问难酬答,直输其情,无有隐避,积之久而亦习为风俗。”
“推原其立国本末,所以持久而国事益张者,则在巴力门(Parliament,即议政院)有维持国是之义,设买阿尔(mayor,即市长)治民有顺从民愿之情。二者相持,是以君与民交相维系,迭盛迭衰,而立国千余年终以不敝。”“圣人之治民以德,德有盛衰,天下随之以治乱。德者,专于己者也,故其责天下常宽。西洋治民以法。法者,人已兼治者也,故推其法以绳之诸国,其责望常迫。”
——郭嵩焘《伦敦与巴黎日记》
(1)根据材料,指出郭嵩焘认为英国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郭嵩焘和康有为对英国议会制度认知途径的不同。
2016-12-13更新 | 8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近代社会的巨变促使其走向转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陆九渊开创了理学思想体系中的心学流派。他亦认为“理”是宇宙的终极本体,同时也是万事万物的存在秩序,也是社会伦理的秩序。他的这种理论认同是在为现实的伦理规范寻找一种本体的依据,将伦理规范由社会扩展到自然,再反过来用以证明伦理规范的天然合理性。陆九渊的人文教育思想重在激活人内在道德主体的自觉和自律上,而朱熹强调外在的道德规范对人内在情欲的约束。

——李清华《中国传统人文教育思想》

材料二   魏源曾多次引用以往“以夷制夷”之典故,说:“以彼长技御彼长技,此自古以夷攻夷之上策。”他受林“制炮必求极利,造船必求极坚”思想的启发,首先提出了“师敌之长技以制敌”的口号。林则徐将《四洲志》手稿全盘交付魏源,嘱其撰辑《海国图志》。他编纂《海国图志》时对外国史地书籍的辑录引用以及解读中,专门辑录涉及各国间矛盾的内容。他认为既然各国公然承认有“不能齐心会合之大害”,则我国利用其矛盾,倡“以夷制夷”,亦是自然之事。

——陈先初、胡慧娥《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再探》

材料三   到五四时期,中国开始进行的思想伦理革命,价值重建、观念革命至重要关键节点,文言文的危机日渐明显,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就构成了中国新文学的革命性改革。文学革命以清晰、精确的白话文取代言简意丰的文言,其实质乃是以精确性、严密性为特征的现代思维方式,取代有模糊性特点的传统思维方式。“新旧之争,就在课堂中、宿舍里到处展开着。在争辩之中,守旧论者的论据渐渐动摇起来了,不少的同学陆续转变到赞成新文化运动方面来。”

——张德旺《道路与选择》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陆九渊和朱熹伦理思想的相同点及心学的出现对儒学发展的意义。从修养论的角度,指出两人教育思想的差异。
(2)根据材料二,指出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来源,结合所学,说明“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内涵。
(3)阅读材料三,请选择阐释:①指出揭开“中国开始进行的思想伦理革命”序幕的标志,并简述“思想伦理革命”的内容。②指出“五四时期”文学革命在教育领域的成果,说明文学革命的历史价值。
2022-03-06更新 | 9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