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94 引用次数:31 题号:3931070
结合下图,分析我国不同时期国民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1952年与1956年国民经济的成分比例变化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要求
B.1952年的私有制经济中包含有个体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外国资本主义
C.1978年公有制经济一统天下说明经济体制改革尚未全面展开
D.新时期非公有制经济大幅度提高主要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结果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容易 (0.94)
名校
【推荐1】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实际上提出了
A.开辟一条合乎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
B.正确处理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关系的问题
C.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
D.科学判断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问题
2016-11-18更新 | 82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 (0.94)
【推荐2】1962年,刘少奇在《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把群众路线的内容概括为两点:第一,相信人民群众,……第二,党必须根据群众的实践来检验自己的工作,党的方针、政策、措施都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以下不符合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五十年代初实行土地改革B.1958年党中央发动大跃进运动
C.1983年废除人民公社体制D.邓小平1992年发表“南方谈话”
2014-04-29更新 | 83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 (0.94)
【推荐3】总路线指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在某个历史阶段指导全盘的基本准则,是制定各方面具体政策的总依据。下列总路线颁布实施的先后顺序是
①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②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③以阶级斗争为纲④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A.④③②①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①④②③
2016-10-24更新 | 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