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 宗教改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4 引用次数:92 题号:3984067
中西思想文化的交流与融和,是我国思想发展史上一道绕不开的风景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利玛窦辞世400周年之际。由中意两国合作推出的《利玛窦——明末中西科学技术文化交融的使者》展于2010年3月3-20日在北京首都博物馆举行。利玛窦给中国带来当时欧洲先进的科学及艺术成果,让明朝士人看到了精密器械与写实油画,初步了解了天主教的教义。他巧妙借助儒家文化促进了东西方思想文化的融合,有人评价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位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诸种学艺,和中国四书五经等古典学问于一身的巨人。”利玛窦的到来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勃勃生机的西方世界。
材料二   戊戌年春,康有为出版《孔子改制考》并再版《新学伪经考》(1891年初版)在这两本书中,康有为把孔学推到国教的位置上,冀图创立自己的中国式的思想体系,并自称为新创立孔教的马丁·路德。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利玛窦从哪些方面向中国展示了一个“勃勃生机的西方世界”?这对中国明清时期的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
(2)为什么康有为“自称为新创立孔教的马丁·路德”?康有为的思想宣传对当时中国的社会发展进程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人文精神是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的绘画,我们的雕塑,我们的知识,总而言之,不胜枚举的一切都是我们创造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各种语言和文字也是我们创造的。越是想象,我们就越是不能不赞叹这些成果,不能不为这些成果而感到惊异……

——王军、徐秀云《意大利文学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

材料二   路德在还没有得到罗马当局的这种决定(开除教籍的处分)之前,曾写信给朋友说:“我已经痛下决心,无论罗马当局如何处理,我都满不在乎了。”这段时间内,他所散布的著作和言论中,声明他的理论是:教友一律平等,人人可以当祭司;人人该以圣经为独一无二的真理来源;皇帝和王侯比教会更有召集大公会议的权力。

——摘自《马丁·路德》

材料三   (启蒙运动)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让人民做他们愿意做的事,让自然界自然地发展。……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哲人们拒绝接受上帝支配世界并任意地决定人类的命运这种传统的信仰。……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契约就是人民之间的一个协议。统治权看做只是一种“代办权”,从而证明把人民的合法权力归还给拥有最高权力的人民这种革命是正当的。……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表达了“我们”怎样的观点?这种观点与古代希腊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有何相似之处?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路德面对教廷压力的态度与主张。(不得直接抄袭原文)
(3)据材料三从经济、宗教、政治三个角度概括启蒙思想家们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在欧洲的表现。
(4)以上材料所反映的主题是什么?
2020-11-10更新 | 2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指出尘世生活是大自然赋予的,歌颂了人的爱和重要性。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描绘了一个世俗女性高贵、优雅以及沉浸在现世美好生活中的形象。

——摘编自张淑钏《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矛盾特性》

材料二 路德的思想和教会成了自由的旗帜,因为路德的原则是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他将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开放的、可以按照自己心愿与神对话的信仰方式,使基督教徒获得了自由,特别容易在德国和欧洲流行开来。更为重要的是,新教置宗教和教会于政府行政和国家法律的掌管之下,从而消除了教会对 于世俗权威的威胁,社会又恢复了它的秩序。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欧洲的启蒙时代是伟大人物辈出的时代。他们是封建制度的批判者,是新的资本主义制度的设计者,他们的著作的确影响了世界许多地区的热爱思考和正义的人们。

——摘编自《马克思选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及精神内核。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路德的思想主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的历史意义。
2023-04-02更新 | 18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4)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爱护与阐扬真理起见,下列命题将在文学和神学硕士及常任讲师路德马丁神甫主持之下,在威登堡举行讨论。凡不能到会和我们口头辩论的,请以通讯方式参加。奉主耶稣基督的圣名。阿门。
……
(35)那些说为求获得救赎或赎罪票并不需要痛悔的人,是在传与基督教不符的道理。
(36)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感觉到自己真诚悔罪,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全部免罚。
(37)任何活着或死了的真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票,也都分享基督和教会的一切恩惠,这些恩惠是上帝所赐的。 ……   
——马丁·路德《关于赎罪票效能的辩论》
材料二 根据圣经的清楚教训,我们敢肯定地说,由于上帝的永久而不改变的安排,他早已按照自己的意旨,决定了要将谁接入他的救恩中,并将谁贬入灭亡。我们坚信这种安排。就被选者一方面来说,是完全根据他(神)白白施赐的仁爱,与人的功劳丝毫无关。
——加尔文《基督教原理》
材料三 天主教徒……保佑尽可能谨小慎微,不冒风险的生活态度,宁可收入微薄地过活也不愿投身于更加危险而富于挑战的活动-----即使这样会名利双收。有一句广为人知的德国俏皮话说得好:“要么吃好,要么睡好。”显然,新教徒吃得高兴,而天主教徒则乐于睡得安稳。
--------奥芬巴赫而
(1)概括材料一、二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教徒吃得高兴”的含义及原因。
(3)综合以上信息,分析宗教改革是怎样推动欧洲近代人文精神的发展的?
2013-12-25更新 | 37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