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 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50 题号:404957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最早的货币是贝币,起源于商朝。从春秋晚期到战国,出现了青铜刀布。铜铸币广泛流通,有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等。秦统一中国后,规定全国使用统一的货币,黄金按重量使用,是称量货币,铜钱按枚使用,由于币面有“半两”二字,史称半两钱。汉代时,汉武帝对钱币进行了改革,统一铸币权和全国统一使用五铼钱。621年,唐朝开始铸造新币,名“开元通宝”。此后历代钱币均称“通宝”或“元宝”,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两宋的货币,仍以铜钱铁钱兼用,白银亦渐受重视,同时产生了纸币。最早的纸币叫“交子”,起初在民间使用,由16住四川富商以信用担保作为货币流通。后因富商经营失败,交子无法兑现,改由官方办理。元代主要流通纸币,政府印行“中统元宝交钞”,纸币的发行权完全属于政府。明初开始使用白银作为货币,但受到统治者的限钢,正德年间受到官方认可’嘉靖以后普遍流通。清朝光绪年间,从英国买进压钱的机器,开始用机器钢模压钱,从此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用范铸钱的历史。
——摘编自钱穆《中国经济史》等
材料二: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影响下,世界白银价格大幅上涨:1935年,中国发生了“白银风潮”“白银外流,国内通货紧缩,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大规模失业爆发。国民政府在内外交困下被迫改革,于1935年11月公布了法币改革命。主要内容是: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后加中国农民银行)所发行的纸币为法币:禁止白银流通,并将白银收归国有,移存国外,作为外汇准备金;规定汇价为法币一元等于美币l先令2.5便士,并由三银行无限制买卖外汇。币制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抗日战争时期担任伪中央储备银行顾问的日本人曾说:“如无1935年之币制改革,亦无1937年之抗战。”
——摘编自王巍《废两改元与法币建立》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货币变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法币改革的目的。如何理解“如无1935年之币制改革,亦无1937年之抗战”?
(3)综上,归纳影响货币变化的因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战时物价波动,事属必然。抗日战争开始时,尚不十分显著。一是此前积存货物尚有相当数量,一时未感短缺;二是上海、天津、青岛虽然沦陷,西南、东南海口,多少仍有输入;三是日本为在上海、香港吸收法币,套取中国外汇,交换中国内地农产物及工业原料,与军事无关的日本剩余商品,仍可向后方走私。进入相持阶段后,情况大变……1938年,国库所入仅为支出的四分之一,军费反而有加无减……与1937年相比,1941年法币发行额约为十倍,物价上涨七十七倍。1944年的发行额为一百八十倍,物价上涨约两千一百倍。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二   抗战爆发以后,重庆物价即呈现不断高涨之势。为此,国防最高委员会设立物价委员会,作为审查物价的最高机关。1939年,行政院相继通过《非常时期评定物价及取缔投机操纵办法》《非常时期取缔囤积日用品办法》等,规定各地官署应会同当地各社会组织设立评价委员会,规定当地日用必需品必须平价购销,应维护生产者、消费者和商人的正当利益,上述规定对物价高涨稍有缓解。194212月,重庆市政府转行政院令,从次年115日对辖区重要市场的物价、运价、工资,一律实行限价,此政策一直持续到抗战胜利。至抗战胜利前夕,重庆物价指数已经涨到1937年基数的1585倍。

——摘编自周勇主编《重庆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战期间物价上涨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应对物价上涨措施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民政府稳定物价的启示。
2021-12-03更新 | 7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发生了抗战时期工业内迁和新中国三线建设两次轰轰烈烈的经济建设运动。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在全国近4000家工厂中,沿海地区的工厂占全国工厂的76%,与之相较,西南地区近代工厂不到300家,西北地区几近为零。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决定开展以国防为中心的经济建设运动,将沿海工业向内地迁移。至1940年,内迁基本结束,共计内迁工厂448家,技工1.2万余人,这使得内地工业出现了短暂蓬勃发展的景象……20世纪60年代,全球形势异常紧张,中国的国家安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此形势下,党中央做出了三线建设的重大决策。规模巨大的三线建设从1964年持续到1980年,横跨三个五年计划,累计投资2000多亿元,参与建设的职工在高峰时期有400多万人。全国众多项目从沿海迁至三线地区,有力地促进了内地资源的开发,改善了我国的生产力布局。

——摘编自陆婷《抗战时期工业内迁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三线建设一两次以国防为中心的经济建设运动比较研究》

材料二   美国城市经济的地理分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很大变化。早期商业性城市的经济中心以及工业革命时期城市的经济中心主要集中在内城人口密集的区域。随着重工业的发展和城市环境的恶化,工业企业伴随居民的迁出而不断迁往郊区,中心城区开始出现衰败的迹象。二战后情形更为突出,20世纪50年代开始,众多公司离开中心城区来到郊区安营扎寨。1963年,美国工业企业有一半位于郊区;到1981年,大约2/3的制造业活动在郊区的工业园和工厂中进行……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美国城市经历了新的经济转型和文化变迁。信息产业、文化产业以及金融、保险等服务业在中心城区的发展再一次提升了中心城区的经济地位,各类外来专业人才的涌入提升了文化的多元性,中心城区的吸引力再次加强。

——摘编自王玉平《美国城市经济地理空间变迁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次经济建设运动的背景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经济地理空间的变迁及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美两国经济空间布局变迁的差异。
2022-04-25更新 | 18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材料   48819日,蒋介石以总统命令颁布“财经济紧急处分令”,开始金圆券改革并代表政府承诺要实现收支平衡,同年9月至12月,政府每月的财政赤字依旧高达2.3亿元、1.4亿万元、5亿元和22亿元,其中军费支出占比70%以上,政府内外债也高达10.42亿美元,巨额的债务只能依靠增发货币填补。19481111日,为增发货币,政府宣布将金圆券兑换美金调整为20:1,民众财富随即缩水80%;到19494月,这一比例已降至20.5万:1,货币发行量狂增6万余倍,金圆券狂跌滥贬,形如废纸。另一方面,194811月,辽沈战役结束,同年12月,蒋介石命令中央银行总裁俞鸿钧秘密将各城市黄金储备运往台湾地区,作为掩饰,还拿出部分黄金进行抛售。在这样的环境下,原本的货币投机商也将大量金圆券抛向市场,通货膨胀至此彻底失控。

——摘编自王应生《金圆券改革失败原因探究》


(1)根据材料,指出南京国民政府在金圆券改革期间的举措及其改革的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南京国民政府金圆券改革失败的因素。
2022-03-02更新 | 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