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 唐太宗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4 题号:407933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二年,唐太宗说:“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曾下诏停修劳民伤财的洛阳乾元殿,并且表示:“后日或以事至洛阳,虽露居亦无伤也。”

材料二贞观二十一年四月,唐太宗感觉长安夏天闷热,便在临潼骊山顶上修筑了翠微宫。七月,他又嫌宫室狭小,不能尽显大唐威仪,又重修了玉华宫。玉华宫的建筑是“苞山络野”,耗费以亿计。

——以上材料均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的治国思想,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唐太宗有何变化?综合以上材料,说明我们应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知识点】 唐太宗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晋)陈寿修《三国志》,以魏为正统,称赞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曹氏从刘家手中取得天下,故刘裕对曹氏心存怨恨。刘义庆为叔父刘裕所爱,著《世说新语》对曹操父子多有贬损,曹操父子争甄、曹操假谲、“七步诗”、毒杀曹彰等皆源于此。唐初,太宗李世民对曹操评价较高,称他“若无多疑猜人之性,几为完人也”。北宋中后期,贬曹的风气渐盛。以蜀为正统的观念在南宋逐步得到认可和强化,曹操的奸臣形象也基本定型。明、清时期曹操的奸臣形象已成定论。加之,《三国演义》的广泛流布,曹操父子的历史形象渐渐被奸臣化的艺术形象所取代。近代以降,胡适、鲁迅、郭沫若、翦伯赞等纷纷为曹操“平反”,试图还原其真实的历史形象。但时至今日,人们对曹操形象的接受仍然掺杂着艺术的因素。

——摘编自宋战利《曹操历史形象的演进》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后世对曹操的评价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曹操的正面影响。

2018-04-20更新 | 5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武则天临朝称制后,在《臣轨》中说道:“务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人富,是以古之禁末作用,所在利农事也……故好农功者,虽利迟而后富,好末作者,虽利速而后贫……故建国之本,必在于农,忠臣之思利人者,务在劝农,家给人足,则国自定焉。”

材料二天授二年(公元691年)七月,“徙关内雍、同等七州户数十万以实洛阳”。……武则天在“置鸿、宜、鼎、稷等州制”中说:“其雍州旧管及同太等州,土狭人稠,营种辛苦,有情愿向神都编贯者宜听,仍给复三年,百姓无田业者,任其所欲。即各差清强官押领,并许将家口自随。”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德林《武则天的管理思想》

(1)根据材料一,指出武则天时期的经济政策及武则天对发展农业的看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迁移人口的目的并分析其意义。

2017-08-19更新 | 5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秦始皇、唐太宗和康熙帝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帝王。根据他们的历史活动。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三位封建帝王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分别作出了什么贡献? 康熙帝在治理多民族国家方面有何新的特点?
(2) 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来看,秦始皇统治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什么?唐太宗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思想是什么?请列举其改善民生有利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举措。
(3) 材料一:《贞观政要》卷八:“始皇暴虐,至子而亡”。
材料二:孔夫子有些好处,但也不是很好的。我们应该讲句公道话,秦始皇比孔子伟大得多。孔夫子是讲空话的。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统一了中国,而且统一了中国的文字、中国各种制度,如度量衡,有些制度后来一直沿用下来。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超过他的,可是被人骂了几千年。     一一《毛泽东选集》
材料一中,唐太宗否定秦始皇.材料二中,毛泽东为什么肯定秦始皇? 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4) 综上所述,你认为我们在评价封建帝王时应该坚持哪些基本的标准?
2016-11-18更新 | 62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