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选官制度 > 科举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6 题号:4096080
唐代某一书生妻子面对丈夫回家,拿出一首诗“良人的的有奇才,何事年年被放回。如今妾面羞君面,君到来时近夜来。”丈夫看了,二话没说又朝京城方向走去。这一故事反映了当时触及社会各方面的(   
A.察举制
B.征辟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孙中山曾对科举制发表以下看法:“自世卿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科举制之前实行的是察举制
B.科举制度在唐朝正式建立
C.唐宋至明清的科举考试“不合时用”
D.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2016-11-27更新 | 11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读下表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
朝代曹魏西晋东晋北宋
比例26%15%4%17.2%24.5%46.1%

——据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引起表中数据出现先降后升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环境动荡不安B.中央集权的不断发展
C.制度的变革和创新D.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
2018-09-22更新 | 7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据统计,两宋三百年间,通过科举录取进士人数超过10万人,布衣出身的占50%以上。朝廷的一至三品官中,来自布衣者约占53.67%,北宋末高达64.44%。这反映出宋代科举制
A.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导致了文化重心南移
C.造成官僚机构急剧膨胀D.成为选官的唯一途径
2021-03-05更新 | 9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