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辛亥革命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4 引用次数:24 题号:429014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章 漫长的封建社会
……三、官僚政治……五、儒学定于一尊
材料二: 台湾作家高阳在《清朝的皇帝》一书末尾,对清朝的九位皇帝作了很有趣的打分评价(见表)。

资质
本性
体格
教育
责任感
统驭
应变
私生活
机遇
得分
名次
顺治









83
8
康熙









117
1
雍正









107
3
乾隆









110
2
嘉庆









95
4
道光









85
7
咸丰









93
5
同治









68
9
光绪









87
6
孙中山
/
/
/
/

/

/
/
/
/

注:以上各项,上等为15分,中等为10分,下等为5分。(其中,私生活及机遇两项另有加减分——私生活上等加2分,下等减2分;机遇上等减15分,下等加5分。)
“本性”指仁厚,“机遇”指国运及个人得位之机会。
(1)在材料一的第一章中,史学家陈旭麓着力从上述两个方面描述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公元前476年—1840年)。请你任选一个方面,也来作一概略描述。(只选方面,不描述不得分)
(2)康熙帝“本性”的打分是“上等”,而尊重各民族文化是其表现之一。请举三例,说明康熙帝对汉、蒙、藏民族文化的尊重。
(3)请对孙中山的“责任感”和“应变”两项打分,并写出此两项内容所指的史实。
【知识点】 辛亥革命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政治制度的变迁是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明太祖曰:“自秦以下,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其擅专威福。”
——黄佐《南雍志》
材料三:民国成立后的二十年是一段令人愁丧的开始。……中国的首要问题仍是新旧之间不能衔接……军阀割据在这段期间成为普遍现象。旧体制既已拆卸,新的尚未产生,只有私人军事力量可以在青黄不接之际维持短期团结。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中央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
(2)明太祖对设置宰相有何看法?为此他采取了什么措施?。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旧之间”从政治体制上分别指什么?新制度不能衔接导致了怎样的后果?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国历史上政治制度发展所反映的历史趋势。
2016-11-21更新 | 116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下几个因素可以解释这一悲惨结果。首先,中国幅员辽阔,这使得中国内地许多年来未受到与西方交往的影响。内地相当于一个巨大的贮藏所,几十年来注重的文官候选人一直是从那里产生。他们组成的官僚阶层由知识分子构成;而这些知识分子专心于儒家经典著作,因而,他们更强调的是伦理原则,而不是手工技艺或战争技术。

其次,这一统治阶级因以下事实而进一步受到约束:除佛教外,中国没有或几乎没有借用国外东西的传统。因此也就毫不奇怪,尽管19世纪后半叶中国的确发生了变化,但它的变化速度远远落后于对西方做出反应的其他国家。

最后,年轻的受过西方教育的中国人也应负部分责任。他们中的一些人虽然在民国初期起了主要作用,但他们却试图在中国建立一些与他们从国外尤其是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完全一样的制度。他们所建立的制度自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很快就在中国的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辛亥革命出现“悲惨结果”的原因。

(2)请结合史实举两例说明“19世纪后半叶中国的确发生了变化”。

(3)结合史实简述近代中国是如何建立起“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完全一样的制度”

(4)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

2017-04-13更新 | 4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中国,个人对人文关系有一种依附性,这种依附性主要是传统社会以来形成的血缘关系,农业社会容易形成大一统、家天下的文化。在家族或宗族里面才突显你的价值,离开了这个家族,你就什么都不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历来就强调等级制度,强调尊卑关系,由于人是一种依附的东西,于是在制度设计的时候就会考虑这种制度怎样才能体现出人的这种依附性。而西方(古希腊)的血缘关系和姻亲关系都与城邦是联系在一起的,每个人在这个城邦里都是平等的一个成员。这与地理环境的制约导致他们必须要去海外进行一种经营活动有关。西方国家在政治制度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中,它的实质是财产权利向政治权力转化的一种过程。而中国实际上就是政治权利直接占有财产权利的过程。

——摘编自李嘉伟《中西方古代形成不同政治制度的原因探析》

材料二晚清中国的颓废局面迫使传统政治思想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西方政治制度及理论进入了有识之士的理论审视范围,这就为西方政治理论的涌入提供了契机。19世纪,国人开始对西方政治制度及理论充满赞扬和期待,把西方政治治制度引入中国实践成为不少人的理想寄托和奋斗目标。然而结果无一例外地也都归于失败,形成了光怪陆离的清末民初政治现象。西方理论和制度终归没有完成政治制度供给任务,新的政治制度均衡没有实现。

——摘编自李照作、吕强《政治制度变迁的动力与资源基础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古代中西方在政治制度的设计思维上的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期中国在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并分析其“新的政治制度均衡没有实现”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2018-01-06更新 | 4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