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94 引用次数:76 题号:4354436
1933年,作家肖洛霍夫在写给斯大林的信中反映了粮食征购队员普遍使用刑逼、体罚和打骂等手段来收购粮食以及农民消极怠工的现象。信中反映的现象
A.不能真实反映苏联情况
B.使斯大林开始削减农业税
C.与当时农业体制改革关系密切
D.减缓了苏联的工业化步伐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容易 (0.94)
名校
【推荐1】斯大林时期苏联经济体制的主要特点是
A.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
B.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C.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D.扩大国营企业的自主权
2019-07-12更新 | 39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 (0.94)
【推荐2】“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是
A.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施
B.农业集体化的完成
C.新经济政策被终止
D.1936年新宪法的制定
2018-04-07更新 | 8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 (0.94)
【推荐3】由下表可推知


(注:农庄农户当时分得一块供自己支配的宅旁地。个人经济主要指宅旁地经济)
——据《俄罗斯研究》
A.社会环境有力地推动了个人经济发展
B.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断削弱
C.个人经济是农民赖以维持生计的依靠
D.一战的爆发深刻改变了苏联的经济结构
2016-11-27更新 | 1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