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 洋务运动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94 引用次数:108 题号:4363364
近代以来,中国的各个阶级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其中地主阶级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旗号,掀起了一场历时30年的洋务运动。
请回答: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是什么?
【知识点】 洋务运动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容易 (0.94)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连环画《牛郎织女》中的一幅插图


(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及特点和耕作方式。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摧毁了中国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瓦解着中国传统的封建经济,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面临“千古未有之变局”。

——摘自《历史学家茶座》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自鸦片战争到19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经济结构出现的变动。产生这种变动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019-04-07更新 | 18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容易 (0.94)
【推荐2】戊戌变法虽然过去100余年了,但其流风余韵至今犹存。如果把中国现代化道路比作一条环环相扣的漫长链条,那么,戊戌变法就是其始端不远处的重要一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祖宗崇拜和“华夏中心”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祖宗崇拜将祖先、祖制圣化,使任何改革都非常困难……在近代变革与守旧的理论斗争和文化冲突中,主变者一直没有建立起系统的变革理论体系,没有真正突破传统话语,所以只能一直居于守势,往往只有招架之功。
——雷颐《维新的挫顿》
材料二       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变法的内容和策略上,而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强大的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
——李喜所《略谈戊戌变法的“保守”与“激进”》
材料三       这场变法引起了满清权贵保守派的政治反动。一批更为昏庸、眼界更狭隘的“原教旨”保守派……注定成为清王朝残存的权威合法性资源的巨大消耗者。另一方面,戊戌变法的失败,使相当一批现代化知识精英,由于对体制内的变革失望,而开始走向体制外的革命。
——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
问题:
(1)材料一、材料二的作者分析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视角有何不同?你认为哪则材料的分析更为合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2)就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而言,材料三的侧重点是什么?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评价历史事件应该注意哪些原则?
2016-12-13更新 | 4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容易 (0.94)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近代百年的上海史就是一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历史的缩影。下列三幅图代表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云集上海的三种不同类型的企业(图一是1863年上海洪盛碾米厂、图二是1866年江南制造总局、图三是1864年的英商上海总会)。


图一

图二

图三

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三幅图分别反映了中国社会哪几种性质的近代工业?
(2)简要分析图一、图三企业形成的各自背景,并评价他们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影响。
2018-03-21更新 | 9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