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94 引用次数:124 题号:4363446

物价问题、经济发展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建国后至1978年前,我国物价水平总体上是稳定的。在政府的指导下,若干工农业产品实行全省一价,某市大米价格0.139元/斤,粮食由政府统购统销20几年这价格几乎没变。

材料二1992年~1994年物价上涨幅度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高的,特别是食品类和服务项目的价格上涨最为明显。据当时的报纸记载:“人们像昏了头一样,见东西就买,既抢购保值商品,也抢购基本消费品,连滞销的也不放过。”

——以上材料均摘自:白杨《改革开放30年我国物价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前我国物价水平总体上稳定的原因,这种状况会产生什么影响。

(2)1992年~1994年我国物价为什么会大幅度上涨,并分析这种状况会产生什么影响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政府干预物价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容易 (0.94)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92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材料三   21世纪初,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9%。


(1)材料一中两幅图片反映的现象分别是在什么样的经济体制下发生的?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上述我国经济体制转型的原因。
(3)材料三的经济数据说明了什么?
2020-12-11更新 | 25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容易 (0.94)

【推荐2】2008年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30周年,我国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吹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角。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吹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角,成为新中国历史上重大转折的会议是什么?它作出了什么重大战略决策?

(2)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农村和城市分别采取了哪些重大的经济体制改革举措?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3)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内容是什么?

2017-09-01更新 | 17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容易 (0.94)
名校
【推荐3】在全球化日渐加速的今天,公司影响着世界经济的运行。自19世纪中期公司登陆中国以来,经过一次次试验和修正,崭新的中国公司终于找到了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创办大生纱厂,对于张謇而言……标志着他对一项新制度——公司制度的践行……当然,推动公司制度发生与发展的更大动力,源于晚清时期的经济民族主义思潮。面对外国经济侵略的加剧,国内藉“公司”以卫利权的思想越来越强烈。

——李玉《中国近代公司制度建设的几个面相》

材料三   1949年,中国经济的发展,终于拥有了立足的基础,一个主权完整的新国家。此时出现在舞台中央的是国营工厂……计划体制下的中国,就像是一个国家巨型公司,政府成了一应事务的总管……又一次公司热到来了……1992年的中国南方,象征着激情、梦想,以及一切的可能性……在北京,公司以每个月2000家速度递增。

——央视专题片《公司的力量》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企业和清政府的哪一运动有关?这一运动在19世纪60年代和七十年代分别打出了怎样的旗号?
(2)据材料二,指出大生纱厂的性质和创办的主要动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造成近代中国企业曲折发展的社会根源。
(3)材料三中“又一次公司热”的出现反映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有何变化?
(4)公司的兴起和发展与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紧密相连。综合上诉材料,概括影响中国近代化公司发展的主要因素
2019-04-23更新 | 22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