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94 引用次数:391 题号:4386354
“起初,几乎没有实验的机会,因为生存斗争比其他任何事情都重要。当时,采取了种种非常措施:……原先的计划是向农民提供工业制成品作为补偿,但事实证明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当时几乎所有的工厂都在为前线生产。”对以上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苏联进行农业经济改革,增加粮食产量,支持工业化建设
B.国内战争政策造成粮食短缺,经济困难,面临困境
C.为解决苏维埃政权的内忧外患,采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苏联强化对农业、企业的指令性计划,以发展工业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容易 (0.94)
名校
【推荐1】斯大林时期经济体制的特点是
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B.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C.扩大国营企业的自主权D.多种所有制并存
2017-08-06更新 | 45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 (0.94)
【推荐2】下列说法不符合新经济政策精神的是:
A.1922年,苏维埃某农民把纳税后剩余的粮食拿到市场上出售
B.1923年,苏维埃某农民粮食获得丰收,他雇用两个劳动力帮忙抢收小麦
C.1924年,红色资本家哈默取得列宁格勒汽车厂的经营权
D.1925年,某资本家获得顿巴斯煤矿的开采权
2016-11-18更新 | 19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 (0.94)
【推荐3】下表为1913一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及主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的地位变化情况。
据此可知,20世纪三十年代的苏联(   
A.被排斥在世界市场之外B.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弊端暴露
C.迅速成为世界工业强国D.农业机械化已基本实现
2016-12-13更新 | 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