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国共政权的对峙 > 土地革命 >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7 题号:439796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上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这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东西是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

——《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


材料二 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提出这一主题的依据是什么?
(2)根据下列表格的提示写出其中字母代表的历史含义。
大事件主要领导人革命的性质主要历史意义
A洪秀全反封建反侵略农民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封建统治和外国侵略者
辛亥革命孙中山BC
南昌起义周恩来、贺龙等新民主主义革命D

(3)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是怎样创造性地将中国革命引上胜利的道路的?
(4)你从上述材料和民主革命的大事件中得到什么启示?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习近平在建党95周年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中共在民主革命进程中遭遇多次危机,最终取得了革命的成功。据此回答:

(1)一个政党在危机中的转折,首先表现为认识到以前的做法和思路不能再继续下去。国民大革命时期,国民党反动派叛变革命导致了什么后果?在失败的惨痛教训中,中共召开了什么会议进行及时调整?确定了怎样的总方针?

(2)一个政党在危难中找到机遇,就要从实际出发推进新的探索。秋收起义后,中共从国情出发提出了什么革命理论?找到了怎样的革命道路?

(3)“左”倾错误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再次遭遇重大危机。长征途中,中共为摆脱危机召开了什么会议,有何意义?

(4)针对一个政党在危机中的转折,你有何认识?

2017-03-10更新 | 23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图1、图2、图3分别是近代中国不同时期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和转移的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图2 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形势示意图



图3 1937-1940年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示意图
(1)结合图1,说明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何创建在井冈山地区,并指出其开辟的历史意义。
(2)比较图2和图1,指出图2革命根据地的数量变化及其变化的原因。
(3)相对于图1和图2,图3中抗日根据地分布发生怎样的变化?
2021-11-09更新 | 20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前期,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一条“不是先占领城市后取乡村,而是相反的道路”,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建立了新中国。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中的“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指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资产阶级“没有完成历史使命”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的主要历程,及其胜利的伟大意义。
2018-01-11更新 | 7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