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 > 苏联的工业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0 题号:4420677
1925年,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决议,“最主要的任务是尽力保证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战胜私人资本,加强对外贸易垄断制,发展社会主义国营工业,在社会主义国营工业的领导下依靠合作社将日益众多的农户纳入建设轨道”。这一决议( )
A.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B.纠正了经济政策的错误
C.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D.借鉴了西方国家的经验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1931年斯大林说:“你们愿意让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被人打垮而丧失独立吗?……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段距离。我们要么做到这一点,要么被人打倒。”据此可知,斯大林认为
A.苏联工业化应该以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为重点
B.苏联建立在发达资本主义的基础之上
C.市场经济体制比计划经济体制更有优越性
D.苏联经济建设的首要目标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017-07-13更新 | 6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1933年,苏联规定农庄的首要义务是每年向国家交售规定数量的农产品,其中粮食的交售额占到产量的32%~43%,而国家付给的价格却低于成本,这就是苏联的“义务交售制”。这一制度
A.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B.完全否定了市场的作用
C.有利于巩固新生政权D.适应了生产力发展需要
2022-03-02更新 | 8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苏联的工业化和英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进程相比,不同之处在于                           
①工业化首先从重工业起步              ②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③工业化带来严重阶级分化              ④工业化促进了农业机械的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18-03-04更新 | 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