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 商业的发展 > 明清的商业
题型:论述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88 题号:449393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初,明太祖发布诏令禁止白银流通,但是到了明代中期,白银逐渐成为民间流通中的主要货币。明穆宗颁布诏令:“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止许用钱。”这标志着白银货币化基本完成。

但是,历来国内采纳银两皆不多。社会上巨额的白银需求,造成银贵金践的局面……在欧洲,其金银比价完全相反。这种悬殊的金银差价,使外国以白银对中国进行贸易,更为有利可图,因而大量流入中国。正是由于此时大量外银流入国内,非常及时地补充了国内白银的供给,缓解了银荒。据统计,仅明朝后期流入中国的白银就超过三亿两。

材料二   明清之际就有对白银货币化的研究,其中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等人的著作中都提到了明代白银的流通情况,并以“银力竭”即白银供不应求为由提出了废止金银流通的一些主张。

——摘编自《浅论明代白银货币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白银货币化问题”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或观点),并就所拟论题(或观点)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知识点】 明清的商业 解读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古代货币演变概况表。

时间概况
商周以贝壳作为主要货币使用,出现青铜材质货币
春秋战国楚国地区使用蚁鼻钱、黄河流域多用布币、齐燕地区使用刀币和三晋两周地区使用环钱、秦国地区使用圆形方孔钱
黄金为上币,铜钱为半两钱,重如其文。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
主要有三种:半两、三铢、五铢
主要使用开元通宝,钱帛并行
以铜钱为主,出现铁钱和纸币
纸币成为基本流通货币,铜钱已不占有主要的地位,白银的流通量占有相当比例
大力推行纸币—大明宝钞,后来改为钱钞兼用。嘉靖后,白银成为法定货币(以称量货币非铸币存在)
大额交易以白银为主,小额交易往往用钱,外来银元多有流通。清末开始铸造银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两条有关中国古代货币演变的结论,并予以说明。(要求:结论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017-11-22更新 | 653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乔治敦大学的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RS克菜因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测算综合国力的公式为:Pp=(C+E+M)X(S+W)

(注:Pp指综合国力,C为基本实体,E为经济实力,M为军事实力,S是指精神力量包括战略目标,W为追求国家战略的意志。)

——摘自《克菜因的综合国力方程》


请运用中国明清时期的相关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综合国力计算公式中的2个以上要素进行探讨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正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0-05-28更新 | 125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并没有停滞,更不是“僵化衰落的封建社会”,反而有多方面、较大的发展,并逐渐形成较高水平的“帝制农商”社会体系。这一社会的基本演进趋势是,发生进一步的变化,但没有西欧那种全面、彻底的改变,与西方有交集,但不同步,仍然在中国传统的轨道上运行。

——摘编自赵轶峰《明清帝制农商社会研究》


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明清时期社会发展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赞成、质疑等皆可,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0-04-13更新 | 30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