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选官制度 > 科举制
【知识点】 科举制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旧唐书·薛登传》载:“开皇中,李谔论之于文帝曰,‘魏之三祖,更好文词,忽人君之大道,好雕虫小艺。……代俗以此相高,朝廷以兹㩴士。故文笔日烦,其政日乱。”帝纳李谔之策。”材料表明隋初实行科举制的直接目的是
A.打击豪强势力以维护中央集权
B.防止重臣专权以巩固皇权
C.改变文风以选拔实用大才
D.提高官员的文化水平
2018-07-18更新 | 3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2】清朝学者徐大椿在《道情》中写道,“读书人,最不济,背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作了欺人技……”由此可见,作者抨击
A.八股取士
B.读书无用
C.经世致用
D.考试作弊
2019-03-22更新 | 4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晚唐诗人杜荀鹤,诗名远播却屡试不中,发出“空有篇章传海内,更无亲族在朝中”的感慨,并写下“闭户十年专笔砚,仰天无处认梯媒”的诗句。这反映了唐代科举
A.忽视对文化内容的考察B.受魏晋以来选官制度的影响
C.以家世门第为选拔标准D.推动了古代文化的繁荣发展
2020-03-20更新 | 70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