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发达的古代农业 > 小农经济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5 题号:4974156
在明代中后期,出现了“佃户嚣然动其不义不信之心”的现象。这说明
A.社会贵贱等级结构瓦解B.伦理观念和宗法制遭破坏
C.地主对佃农的控制放松D.佃户对地主的斗争性增强
【知识点】 小农经济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马戛尔尼使团总管约翰·巴罗在《中国旅行记》(1804年)中写道:在中国,90%的农民可以认为是个体农民,给一个中国农民足够的土地(足够到他和他的家人用锄头能够耕种得过来),他会比任何欧洲的农民更好地利用那块土地,但是,……我们的农民可以创造的价值是租金的三倍,而他(中国农民)几乎会无法养家糊口。下列各项与材料所述相符合的是
①对中国传统的精耕细作农业技术的认可
②个体家庭仍是中国农业的主要生产单位
③西方的商品倾销造成了中国农民的贫困
④圈地运动推动了英国经济近代化的进程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8-09-22更新 | 4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据《东汉观记》记载,汉章帝时张禹在徐县开蒲阳旧陂,垦田四千余顷,得谷百万余斛,每亩产量在两三斛之间,比《汉书·食货志》所记载的西汉的亩产量商出一倍以上。这反映出当时(     
A.铁犁牛耕开始出现B.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C.重农抑商政策强化D.土地制度发生变革
2023-04-23更新 | 19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我国出土的秦汉时期的铁农具,河南省达960件,远超过排第2位的陕西省的111件,四川省和湖南省出土的铁农具分别为54件和49件。这表明秦汉时期
A.炼铁技术发展较迅速
B.铁农具已在各地推广
C.全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D.农业生产成就较突出
2018-05-19更新 | 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