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评价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6 题号:5149705
1976年美国史密斯作品《俄国人》中有这样的描述:“这里是工人的乐园,是世界上工人们混日子的最好地方”,“即使在苏联本国生产的商品供应比较充裕时,俄国人也宁愿多出些钱购买进口货。”“尽管排队是那样辛苦受罪,但是,一个俄国妇女一看到有人在那里站队,她的本能反应就是立即排了进去,甚至她不知道到底在卖什么!”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是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结果
②苏联生产的产品质量较差
③勃烈日列夫重视轻工业的发展
④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合作紧密
A.②③B.①②C.①②④D.①③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斯大林说:“苏维埃经济制度则具有许多优点,这些优点是任何一个资产阶级国家,即使是最‘民主的’、‘全民性的’……资产阶级国家所不敢梦想的。”这一制度
①建立了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
②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绝对领导
③开创了一种新的现代化模式
④确保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18-10-24更新 | 9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下图是《俄国(苏联)实力发展曲线图》。图中1935-1975年期间,苏联实力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原有的工业基础和能源储备比较雄厚B.建立了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C.历次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D.加强了对东欧的经济控制
2016-11-27更新 | 19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4)
【推荐3】“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的。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贷款给苏联。”(《斯大林选集》)由此可见
A.由于资金短缺致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陷入空前困境
B.当时的苏维埃政权正在为打退帝国主义武装干涉而努力
C.苏维埃政府实行农业集体化是为工业化解决资金困难
D.苏联寻求社会主义国家的合作以解决工业化的资金困难
2016-11-27更新 | 9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