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4 题号:5188435

几千年来,中国各民族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制度千差万别。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承认这种差异,并且制定相应的制度,才可能维护各民族的统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2秦朝疆域图                                                                                                                                          图2 元朝行省图

材料二《元史》记载: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时人柳贯认为行省“外廷之谋议,庶府之秉承,兵民之号令,财赋之简稽”。元人程锯夫说“凡去行省者,皆以宰相自负,骄倨纵横无敢谁何……钱粮羡溢,而百端欺隐……把握兵权,伸缩由己”。

材料三元朝行省的划界打破了以往以天然山川作为行政区划的边界,使行政区划与自然地理区划相一致的原则、犬牙交错原则更加突出。如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有广东;……清朝储大文总结说:“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合浙东浙西为一而钱塘之险失,淮东淮西,汉南汉北,州县错隶而淮汉之险失;汉中隶秦,归州隶楚,又合内江、外江为一,而蜀之险失。”

(1)结合材料一图片及所学知识,分析两者在地方管理措施方面的相同点。据此概括两者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共同影响。

(2)元朝行省权力比秦朝郡县长官的权力要大得多,依据材料一、二,概括其具体表现。

(3)依据材料三,分析行省制与郡县制相比更能有效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一秦朝形势图                       图二西汉初期各封国形势图     图三西汉中后期形势图

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角度出发,提取三幅图片中的历史信息,并谈谈你从中获得了哪些认识。

2020-11-12更新 | 6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今日中国应用发展的眼光,世界的眼光审视人类各种不同的文明模式。”

材料一   中国的传统中国发展模式的价值内容,源于延续几千年的政治传统。这种传统达到西方难以企及的历史高度:一是历史上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而非欧洲那样由封建领主或教会掌握;二是高度的行政管理体制,官员由公正、普遍的考试制度选拔,而非西方或中东那样由世袭或门第操纵;三是政治对人民负责,体现“民本主义”。

——俞邃《关于“中国模式”之我见》

材料二   英美模式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改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长期专制统治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这个例子对中国有意义,而美国在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民主制度的历史对中国意义不大,因为中国不是像美国这类“没有历史的国家”。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请回答:
(1)依据探究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政治传统的特点。
(2)“光荣革命”创造了什么完美的政治设计?该设计是如何有效控制“控制者”的?
(3)为了克服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美国在政治制度上做出了哪些重大创新和改变?
2021-06-02更新 | 12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武王克商,先有天下,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材料二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国,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适于掌握之内,此其为得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中统、至元间……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统之

——《元史·百官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分封诸侯的主要对象。诸侯的权力和义务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哪些政治制度?这些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何共同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

2018-10-25更新 | 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