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新经济政策 > 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影响和评价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2 题号:5229962
至1923年秋,(苏联)谷物生产已基本恢复到了战前1913年的水平,进而在私有制农业复兴的基础上,商贩们迅速活跃起来,据估计,私营商贩控制了全国商品零售额的75%。材料中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采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D.农业集体化的推行
2017高一·河南·期末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1921年始,苏俄大部分文化艺术企业被取消并收归国有,但是允许私人或集体电影企业的存在。为了利润,一些私人电影企业以少量的资金到外国购买现成的影片,结果导致了庸俗化的外国电影广泛上映,助长了上层建筑领域资产阶级思潮的泛滥。“电影实际上已成为资产阶级影响的传教士或是劳动群众的腐蚀剂”。1923年俄共(布)十二大后,苏联开始生产自己的电影。这一历程表明此时的苏俄(  )
A.新经济政策已经彻底废除B.政府重视意识形态的影响
C.文化市场受到西方控制D.文化宣传成为中心工作
2020-03-05更新 | 4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1921年6月,列宁在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直言不讳地声明苏维埃政权在重建资本主义,“贸易自由就是资本主义自由,然而这是资本主义的一种新形式。这就是说,我们在某种程度上重新建立资本主义”。材料表明
A.列宁已经认识到商品市场的作用
B.苏维埃政权要恢复资本主义
C.列宁认为新经济政策还存在问题
D.苏俄要对社会制度进行改革
2019-07-15更新 | 5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苏联(俄)某一时期的领导人在阐述某一经济措施时,进行了如下比喻:“如果一支军队已经确信不能用强攻方式拿下要塞,但仍然表示不同意撤出旧阵地,不改用新方法来完成任务,那么对于这样的军队应当来说:只学会了进攻而没有学会在某些困难条件下为了适应这种条件必须实行退却,是不会取得战争胜利的。”“改用新方法”可以
A.集中力量战胜国内外敌人B.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发展
C.为战胜法西斯打下了基础D.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弊端
2020-05-14更新 | 10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