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30 题号:5283332
(2012年3月泰安一模)下表是1926一1940年苏联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状况。由此可见,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所呈现的特点有

①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②牺牲农业片面强调重工业
③社会消费水平难以得到提高
④国家经济实力大幅度下降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1】1927年12月,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会决议提出"在合作化基础上,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起来,改造成为大规模的集体经济,。从1929年起,苏联建立机器拖拉机站,从组织上、物质技术上帮助集体农庄巩固和发展。苏联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改善农业生产落后面貌B.适应工业化发展需要
C.加快农业社会主义改造D.实现工农业协调发展
2022-06-03更新 | 15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某学者把苏联(俄)二三十年代的经济政策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其中“回归理想的实验”应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运动D.斯大林模式确立
2016-08-11更新 | 6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1935年8月30日到31日夜间,苏联采煤工斯达汉诺夫利用老式风镐,创造了5小时45分采煤102吨的记录,超出当时普通定额的13倍,其本人成为全苏工人学习的榜样。这说明了
A.苏联工业技术水平大幅提高
B.新经济政策获得民众广泛支持
C.工业化建设中工人热情高涨
D.苏联农业发展的速度相对缓慢
2019-11-21更新 | 7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